此番省亲李宛故意拒绝了盛大排场,她要给谢淳留下个贤惠仁慈的好印象。
况且人多也不易于溜走。
金顶马车带着数十名宫人,转过集市往东走上不到百米,就是家门口。
李国公府接连出了一位皇后和一位贵妃,正春风得意,大门都换成了上好的楠木。
“娘娘...自己回来的吗?”
马车慢慢停下之时,李宛听见个尖细的女声远远的嚷嚷着。
国公夫人柳氏,江南人士,灾荒之年流落京都,嫁与丧妻且无子嗣的李国公。
李宛朝着小丫头一挑眉,意示她先下去,而后她靠近窗帘,细心听着外面在说什么。
“娘娘初次省亲,来迎接的为何只有夫人?”
“国公大人忙于政务不便前来,菱姐儿和元序也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家人何必讲这些呢?”
省亲的消息早已告知,现在将近天黑,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准备,可柳氏却未着品服,甚至没人迎门。
李宛挑眉,这是给她下马威呢。
“请娘娘下车,随妾身从永门进入吧。”
永门是李国公府的偏门,李宛从小到大都从这走,唯一一次从正门出去就是入宫为妃之时。
“夫人好大的胆子!娘娘是陛下亲封的贵妃,你叫我们走偏门?是对娘娘不敬还是对陛下不敬?”
雀应跟着李宛受了好些委屈,这会儿叉着腰站在柳氏面前分寸不让。
柳氏打进门就在李府当家,接连生了两女两子,岂会把李宛放在眼里,“别以为我不知道,她不过是徒有虚表,连玉牒金册都没有,拿什么大?快走罢。”
“雀应,国公府不欢迎我们,咱们回吧。”
李宛连帘子都没挑开,一面都没露。
眼瞧马车调转方向真要离去,柳氏才有些急了,“李宛!不是,娘娘!咱们府上的规矩你不知道吗?”
她如何冷嘲热讽都没关系,可要让她这么回去了,那就是大事了,毕竟小女儿李菱还没入宫,柳氏咬碎一口银牙。
帘子微微掀开,李宛手拿着帕子挡着口鼻,眼眸一弯道,“国公府的规矩要句句不落的执行,难不成国公在陛下之上?”
小拇指上的东珠护甲在阳光下烨烨生辉,震得柳氏一惊。
护甲戴上了,皇帝赐了玉牒?
她还没说话,远远见有个头戴银冠的公子从街对面赶来,身骑白马深黑长袍,风尘仆仆却笑意满满。
国公府小嫡子李元序。
“母亲!为何在门口站着?”
他在门口及时勒马,回身看见马车顿时笑开了,“五姐!不不不,娘娘!您回来啦?”
他常年外地游历,府里的儿女只有李宛能同他聊几句,比同母所出还亲。
“娘娘可好?”
他小心翼翼观察着她的脸色,当初鬼门关的时候他还在回程的路上,心急如焚也无计可施。
“都好,放心。”李宛点点头,她知道弟弟的心意。
李元序翻身下马亲自推开了正门,带着李宛的车驾大摇大摆进去。
柳氏气不打一处来。
贵妃又怎么样?!
还不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女!
李府正门对面是一排生意兴隆的茶楼,属正中间最富丽堂皇,二楼正中的包房里,谢衍守在窗前将方才之事悉数看在眼里,他换了身干净的书生打扮,头发束起挽了根白玉簪。
李府大门再次关上,他垂下眼眸思索着。
这小贵妃和他想的丝毫不同,半分不似传闻里的软弱。
可她为什么喜欢张俭呢?
张俭如不是安国公的独子,岂能坐上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