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窗外的那株木槿树,说道:“老天让我如此,我又如何躲得开?”
看舜华决心已定,大长腿说:“其实,做乞丐…不,我们做侠士…我在大悯忠寺认识一个大侠客,我们跟着他混…我做侠士,你做侠女……”
“侠女?”舜华拿起了一个小窝头就吃。
“是啊!”一提及此事,大长腿立刻兴奋起来,“这件事,我考虑许久了。不过,你的名字得改一改,不能叫舜华了,改为芦花。”
“芦花?”舜华边吃边含糊不清地说。
“我听那位大侠客告诉我……”大长腿站起身来咏诵道,“散作千山雪,芦花摇江湖;冰轮虽渐侧,老桂斫不枯’。”
“你别光能背呀!”舜华微笑说,“你知道,这首诗什么意思么?”
“怎不知道,”大长腿自信满满地道,“它意思是说,你以后啊,就做那‘芦花摇江湖’,我吧,做那‘老桂斫不枯’。”
看着大长腿对未来憧憬的样子,舜华忍俊不住:“你可真像!”
“像吧?”大长腿是愈加地兴奋,又摆出了几个侠客的姿态。
舜华说:“不是‘老龟斫[zhuó]不枯’,是别人一捉,你的头就缩……”说完便哈哈大笑。
大长腿一听,急了:“诶~诶~诶~,哪个龟?是桂花的‘桂’,不是老鳖的‘龟’……怎么,出来跟你吃顿饭,反倒变成老龟了……”
舜华止住了笑,说道:“要做你做,反正我是不做。”
“为何不做?”大长腿纳闷道,“这做侠客,总比我们做乞丐强吧!”
“强,当然是强了,谁不愿做一个英姿飒爽的侠女。”舜华反问了一句,“可是,我做得了么?!”
“怎做不了?”
“做侠客要行侠仗义,要会武功,你会吗?”
“我让那位大侠教教我们。”
“呵,教教……那是一天两天能教会的么!”舜华告诉他,“武功,应该从小来学,哪有快四十的人才想起学武功的?”
“这,倒也是!”大长腿的脸上,立马呈现出了失落,“看来,你也只能跟着我做乞丐了。嗨!人的命,天注定,争来争去得认命!”
他举起了酒杯,伸手与舜华碰了碰杯沿,说道:“来,咱俩先干一杯!有道是,‘徘徊情所结,有酒且歌呼’……怎么不是活,反正都是吃喝一辈子,到末了,都得化作一捧黄土……”
那一夜,他俩谈了一宿,也喝了一宿。最后,两个人直接醉倒在小吃店里。
————————————
注释
【1】二锅头
北京二锅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金大定三年(1163年)金世宗下诏,令大兴少尹招复酒户酿制美酒。当时,烧酒作坊烧制的“金澜酒”,口味醇厚、清洌甘爽、十分香美,此酒专为金王朝上层所享用。世人以饮之为荣,金人曾有诗赞曰:“金澜酒皓月委波入牖,冰台避署压琼艘,火坑敌寒挥玉斗。追欢长是秉烛游,日高未放传杯手。”由诗中可见当时王公贵戚通宵达旦欢饮此酒的景象。
到了元英宗(1322年)时,在大都设置糟房百所,酿制“阿刺吉酒”(即白酒)和小米黄酒等酒类。明、清两代为皇家禁苑,瀛海行宫即皇帝行围打猎、论功行赏之地也,当时建有烧酒作坊一个,名叫“裕兴烧锅”,专为皇宫酿造御酒。北京同仁堂药店开业后,规定只用此酒入药,当地老人解放前多赶着毛驴车为同仁堂送酒。到了1949年9月,华北野战军任邱“益泉涌”酒厂随军迁址于此“裕兴烧锅”归为国有,随改名为国营北京大兴酒厂(今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1)何为二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