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局平稳之后,夏元吉是第一个出任大九卿之职的重臣,在朝中引起不小的震动。
原因很简单,夏元吉是建文帝的旧臣,但一直巡视福建一带,从未卷入削藩靖难,如今攀附燕王李高炽,先升任户部左侍郎,数月之后一跃而为大九卿。
哪个当官的不想着升官?
当然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报效国家!
一时间,燕王府门庭若市,在朝中有些根基的官员还好说,比较谨慎,毕竟往上爬……位置就那么多。
但翰林院中那些坐板凳坐的屁股都疼的翰林官……久闻燕王殿下礼贤下士,虚怀若谷!
这一日,正是燕王李高炽的寿诞,多少官员登门来贺,翰林院中去了十之六七,留下来的大都是年纪较轻的……大部分都是建文二年的进士。
原因很简单,先帝李允炆上承太组皇帝,手下重臣都是老人,他执政期间只进行了一次科考,那就是建文二年科考。
所以,这些进士,和朝中其他官员不同,只打上了李允炆的标签。
“士奇兄也在?”
杨士奇转头笑道:“幼孜兄不也在吗?”
金幼孜一笑了之,身后走出几人,都是建文二年的进士,杨溥、王艮、吴溥、胡广都在列。
如果李棣没死而是登基了,他们也不会死扛着……但如今李棣死了,李允熥登基,燕王、赵王夺嫡,徐辉组蠢蠢欲动,这样的局势下,他们更愿意缩着脑袋,以待时机,同时也能借此以全气节。
王艮转头四顾,脸色有些难看,“大绅兄不在……”
一时间无人说话,胡广勉强解释道:“大绅兄毕竟是身登皇榜十余年,仕途坎坷,且遭先帝贬谪……”
说到这,王艮厉声道:“先帝不是已召其回京了吗?”
站在一旁的杨士奇咧咧嘴,是啊,的确召其回京了……但从翰林学士变成翰林待诏了。
所谓的“大绅”指的是大名鼎鼎的解缙,洪武二十一年进士,他和胡广、王艮都是江西省吉水县人。
解缙高中进士后得罪的人数不胜数,光是洪武年间就几次被贬谪出京,李允炆登基后,解缙还以为时来运转,结果被贬谪为河州卫吏,直到去年才得以返京,重入翰林院,不过从翰林学士变成了翰林待诏。
呃,翰林院里,翰林学士已经到顶了,正三品,而翰林待诏是从六品。
有这样的遭遇,也难怪解缙要去捧燕王的臭脚了。
历史上,解缙捧李棣的臭脚,得以成为第一位内阁首辅,可惜之后因为太子李高炽……一朝覆灭,被活生生冻毙在雪地里。
杨士奇偷眼细看,众人中,王艮愤然,吴溥、杨溥、胡广均神色淡然,唯独金幼孜颇有异色。
寒暄片刻,众人起身归家,杨士奇看到不远处一人,不禁失笑……那位是杨子蓉,这位如今倒霉透顶。
“勉仁何以落落寡欢?”
“士奇兄。”杨子蓉脸色灰败,强打精神,“再过几日就要离京归乡,日后怕是难逢。”
“何以如此!”杨士奇笑道:“孝陵一事,实非勉仁之因,即使赵王也不未当面训斥吗?”
“如今朝局复杂,勉仁正可抽身,置身事外,以待时机。”
杨子蓉愣了下,依稀觉得这话有些耳熟,只略略拱手相谢,走出一段,他才想起来了,好像是前段时日刘璟说过的。
杨士奇从容不迫的回了家,老仆已经做好饭菜,夫妻俩用完饭菜,坐在堂前乘凉叙谈。
杨士奇也是吉安府人氏,不过不是吉水县人,而是泰和县人,妻子孙氏倒是吉水人,虽不是大家闺秀,但也识字。
“夫君,如今大战已歇,不如将稷儿接来金陵吧?”孙氏小心翼翼的问。
杨士奇神游物外,随口道:“稷儿得母亲照料,必然无忧,放心就是。”
“稷儿也六岁了,该启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