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被毁,十多年前,通惠河泥沙堵塞河道,也难以通航。
所以,现在要从江南一带运送粮草至北疆,要么海运,要么走河南的老运河,相比起来,还是海运比较划算。
李允熥在心里琢磨,其实运河还是有必要的……不得不说,元朝虽然操蛋,但在一些基础设施上比明朝来的强。
低头看看这封奏折,李允熥笑道:“不知是谁的手笔……”
“是户部左侍郎夏元吉。”徐氏随口道:“此人早年就极得户部尚书郁新赏识,又巡抚福建多年……”
“噢噢,听说过。”李允熥脸上微变,他当然记得这位,永乐盛世的名臣夏元吉,担任户部尚书很多年,三朝老臣,治理水利很有一手。
对于这种历史名人,李允熥做过资料收集工作,他在心里默默回想,夏元吉和铁选一样是国子监出身,建文元年升任户部右侍郎,随后以此职兼采访使巡抚福建,五年来一直没有参与道削藩、靖难之役中,直到两个月前自己登基称帝……
想到这儿,李允熥脸色大变,他悄悄的看了眼徐氏,又转头看了眼隔壁……自己太大意了,觉得徐辉组不过尔尔,没想到这厮玩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如果户部尚书郁新真的如常宽密告一般准备告老还乡,那接手户部尚书的是何人?
不管从历史轨迹分析,还是从现在的局势分析,夏元吉都是继任户部尚书的第一人选。
在没有额外干预的情况下,夏元吉身为户部左侍郎,理应递补户部尚书,而且郁新对其颇为赏识……说的更过分点,如今朝中未必找得出比夏元吉更适合的人选。
会有额外的干预吗?
不会有……李允熥倒是想干预,但他干预不了,另一个能干预的徐辉组……不会去干预。
因为夏元吉已经投在李高炽门下。
电光火石间,李允熥联想到了很多很多,比如徐辉组为什么非要将丘福赶出金陵。
李高煦性情暴烈无常,所以需要李高炽对其制衡。
如果丘福领军北上,在武英殿中,李高炽就能对李高煦取得优势,这是后者不肯让丘福出京的原因。
但如果万般无奈之下,丘福最终领军北上离开了金陵,李高煦虽然处于劣势,但还勉强撑得住。
而如果这时候,户部尚书郁新告老返乡,已经投向李高炽的夏元吉继任户部尚书,得以入武英殿议事。
那势力对比就不同了,李高煦这边只剩下个右都御史陈瑄,而李高炽这边有礼部尚书蹇义、工部尚书严震、户部尚书夏元吉。
四比二。
从明明占据绝对的优势,甚至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变成反而处于劣势……李高煦还能忍得住吗?
就算忍得住,徐辉组不会再使手段吗?
等到李高煦按捺不住性子,会发生什么?
会举兵起事吗?
丘福不再京中,又有三万燕军北上,李高煦如果起事……会不会掉入徐辉组设计好的圈套中呢?
全盘想通后,李允熥的视线变得冰凉……对他来说,势力的平衡是立身之本,任何打破平衡的可能都是他不想看到的。
徐辉组这一手,明面上针对的燕王一脉,或者说是李高煦,但实际上是试图挑起李高炽、李高煦兄弟的内斗。
“陛下?”
“四婶。”李允熥冷漠的表情立即消失,脸上堆砌起笑容,“外面也吵得累了,不管他们,咱们回去吃饭吧?”
“还有这么多奏折!”徐氏皱眉训斥道:“陛下不可懈怠!”
“好好好,都听四婶的。”李允熥有些心急,耐着性子等徐氏看完奏折,再在奏折上签字盖章,一直等到外面吵架告一段落,才略微松了口气。
看到李高炽、李高煦进来,李允熥笑道:“六哥,这两天都不去取冰?”
李高炽看了眼徐氏,讪讪道:“陛下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