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朝了,但看到上门邀请他的人是议礼派的桂萼,所以才选择拒绝,因为杨一清根本不想与张璁等人扯上关系,哪怕杨一清曾表态过支持议礼,却不想卷入到大礼议的纷争中来。 张璁冷冷道:“有无可能,乃是朱敬道发去的书函?” “不会吧?” 霍韬现在也清楚其中因由,直接便否定了这种说法,“朱侍郎如今乃是朝中独一号的人物,他为何要给自己找麻烦?再者,他的书函对杨部堂有多大的影响?杨部堂连圣谕都未遵,会给朱侍郎面子?” 这也是张璁想不明白的地方,虽然他怀疑这件事可能是朱浩在背后捣鬼,但以他的心态,还是无法理解。 “行了,你回去吧。” 张璁道,“此事不得对外泄露。” 霍韬有些为难:“还有一件事比较棘手,余姚那位谢阁老,无心朝廷征召。可能跟杨部堂面临的情况一样,据说……子实抵达前,也有人去拜访过,向谢阁老送上书函,至于是谁……一时查不到。” “什么?” 张璁眉头深锁。 霍韬苦恼道:“现在看来,有人故意跟我们找麻烦……子实代表的是陛下,而有人却想越过陛下跟两位元老大臣联系,这分明是僭越。张学士你难道不该上奏一下,跟陛下说明情况?” 张璁道:“你以为上奏有那么容易?万一这是陛下的意思呢?” “这……应该不会吧?” 霍韬又吃了一惊,疑惑地反问。 张璁叹道:“表面上看,陛下选择了子实去南方邀请二人回朝,应该不会再委派他人。但你可有想过,他们回朝最大的障碍是谁?” “这……” 霍韬的段位跟张璁还有些差距,一时间愣住了。 不是说霍韬的政治敏感度差,而是因为霍韬不像张璁那样几乎知道所有的朝廷秘辛。 张璁作为皇帝身边文臣中的“准二号人物”,论地位,其实也就仅次于朱浩而已,甚至连席书都要往后靠一靠,所以他对皇帝身边的权力架构一清二楚。 他很清楚,黄瓒和唐寅一样都只是幌子,真正有实力左右皇帝意见的是朱浩。 连张左、黄锦这些宦官都只能靠边站。 张璁道:“要么是首辅费阁老去信,要么是朱敬道,除了他二人,我实在想不出第三人。” 霍韬道:“经你这一说,好像阁臣去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一件事没必要分两拨人去做,若是陛下有意,绝不会如此大费周章。再或者是……” “你想说谁?”张璁问道。 霍韬试着分析:“有没有可能……是川蜀那位?” 张璁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霍韬说的是杨廷和。 虽然杨廷和已经远离大明权力核心,照理说已经对朝廷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影响,但随着左顺门事件发生,以及儿子杨慎被发配流边,杨廷和这个前首辅就一定甘于看到新皇这么乱来? 难道杨廷和就不能做出一些反击? 如果说杨廷和要影响如今在官场的人,无异于谋反,但要是暗地里给杨一清、谢迁等老臣写信,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张璁道:“你或许不知他们之间的恩怨。再者,以一个已致仕首辅的影响力,怎可能把手伸到那么长?” 在张璁看来,这件事挺扯澹的,杨一清跟杨廷和并不和睦,杨一清为何会支持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