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地主在清河县城当中也算是有名有姓的人物。
虽然比不上白家——白家那可是县城富有了好几代的,举家迁到了省城,那也是排得上号的大富翁贵。
这样的有权有势的人家,他们这帮流民是不敢惹的。
没错,流民们也是欺软怕硬的,只能欺负欺负,家里殷实,却没有什么权势的董地主。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那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林二叔甩着一截草绳,哼着小曲,一路晃悠到了董地主家的门口。
这地主家虽说有良田百亩,长工数十号,可宅子却委实不大,青墙黑瓦,门前一棵枣树,小门小户的,可远没有白府的老宅气派。
他上去敲了敲门,一位衣着体面的白发老者出来开了门:“你是哪位?上我们家做甚!”
林二叔对着他拱了拱手:“我是来做工的,前些日子跟地主打过招呼的!”
老者正是董地主本人,却对他毫无印象——家里各处都有人了,也没听说要招这么一位啊。
可对方说起假话,连磕巴都不打一个。
年纪不小的董地主就怀疑是否是自个记错了。
他犹犹豫豫的把林二叔让了进去,问道:“你来我家是做短工,还是长工的?”
“做短工的!您先用用我,倘若不合心意,我大可到别家找活儿去。”
林二叔嘴上说着,两只眼睛却将周遭的房屋看了个遍。
这老地主外门虽然不起眼,可进来一看,发觉里面墙高人多的,大屋子青砖黑瓦,看着可比他们村里的地主要气派的多。
董地主哦了一声,把人带到后院,指着一口水井:“你先打水去!把后头的两口水缸挑满了!”
林二叔应一声,立刻拿起扁担开始干活。
他看着虽然勤快,可却不急着把水缸挑满。
林二叔在院子里,转了几圈,把董地主家里里外外都摸了个透。
董地主家后院是放粮食的地方,关着一圈羊,与三头耕牛,有几个长工在那铺了草席,翻晒以往的粮食。
一个长工发问:“咱们今年翻出来的陈粮,都要拿去做酒?”
另一个长工挑出粒坏掉的粮食:“可不是嘛,地主发过话了!全都要拿去做酒!”
做酒?
林二叔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做酒可是要粮食的!
一斤两斤还酿不出多少,非得十几斤往上才能酿出一斤多的酒,看来这个董地主家真是财大气粗,很有存粮。
“我这下可算是来对地方了!老地主家都要做酒了,家里的粮食肯定少不了,说不定都够我们全村人吃上个把月咧!”
林二叔是过来踩盘子的。
在确认董地主家有粮,这一点后,他一声不吭的撂了水桶与扁担,出了大门一路直奔回荒地,把所见所闻告诉了自个的老婆杨二婶。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杨二婶立刻就坐不住了,前些日子从老张家的粮铺抢了粮食,已经见了底,眼瞅着就要断顿,去啃树皮草根了。
她伸手一指窝棚外头:“粮食翻出来做酒?那还不如用来填饱咱们的肚皮!你去知会一声村里的老老少少,咱们这就去地主家走动走动!”
小林庄的流窜至清河县城的人,男女老少加在一块,五六十号人是有的。
抱团在一起,是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
瘦骨嶙峋,衣着破烂的男人们,举着拿树杈子绑得火把走在前头。
面黄肌瘦的女人们牵着或抱着,同样瘦弱的小孩,跟着男人们的身后。
可不论大小,人人眼珠子都饿的发蓝。
县城里的人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