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西夏、辽国常年袭扰大宋边境,朝廷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为了解救黎民百姓,玉皇大帝有意让赤脚大仙下界做一世皇帝,让他励精图治,造福天下。可是赤脚大仙在天庭享惯了清福,在天上想做什么都可以用法术解决,到凡间成了没法力的凡人,一定是千难万难,所以极不情愿。玉帝无奈,只好答应将文曲星与武曲星也派下凡间去辅佐他,赤脚大仙这才投胎转世成了大宋朝仁宗皇帝。
宋仁宗一出生就哭闹不止,意思是让文、武二星也赶快下凡,玉帝被宋仁宗闹得心烦,就命令文曲、武曲二位星君火速投胎。神仙投胎可不是从天上往下一跳就行了,下凡之前都需要到北斗星君那里去领一张画册,画册上是转世之后的身材样貌。有道是北斗主生南斗主死,北斗星君当时正在和南斗星君处理公务,没想到催的这么急,急急忙忙地翻出了二人的画册。武曲星是武将,性子急,见玉帝催得紧,看都没看就抓了一张画册去投胎了,万万没想到他拿的那张是文人相貌。所以武曲星转世的大英雄狄青虽然武艺高强却长得眉清目秀,不似百战沙场的大将军,反倒像一个文弱书生。
再说文曲星君,武曲星把那张文人画册拿走了,只给他留了一张武将画册,画册上那人四方大脸漆黑如墨,都不用做动作表情,看着就十分凶恶。但是现在也只剩下这一张了,文曲星也只好拿着武将画册去投胎了。
狄青出身贫寒,在狄青九岁时,家乡发洪水,被波浪冲走,幸被峨眉山的王禅老祖所救。自此狄青就拜了王禅老祖为师,学习兵机武艺。七年之后,狄青已是文武双全,又逢西夏伐宋,王禅老祖就让他下山建功立业了。十六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精通骑马射击。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选做散置。宝元初期,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诏选择卫士到边疆,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当时前线的偏将屡次被西夏打败,士兵大多畏惧胆怯,狄青行军打仗时经常亲自做先锋。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这些城堡都扼制着敌方要害之地。安远一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到了,就又挺身飞速赶往,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没人敢挡。
尹洙任经略判官时,狄青以指使身份求见,尹洙与他谈论军事,很欣赏他,便推荐他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并说:“这是良将之材。”二人一见狄青,便认为是个奇才,对他厚礼相待。范仲淹教他读《左氏春秋》,对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从此改变志趣,读起书来,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因此更加知名。积功升任西上阁门副使,后又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宋仁宗因狄青多次建立战功,想要召见他并向他询问军国大计,遇上西夏侵犯渭州,便命令他画出军事地图送上来。西夏李元昊称臣降服后,狄青调任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任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升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狄青在军队中奋斗,十多年后才显贵起来,当时脸上还留有黑疤。仁宗曾劝狄青敷药除掉黑疤,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门户;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励军队,不敢奉行您的命令。”后以彰化军节度使身份任延州知府,又升枢密副使。
皇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