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灰正打算去闭目养神小憩一会呢,却接到了何思远打来的电话。
何思远:“灰哥,你是不是忘了点什么事啊?你先前不说给我推荐几本书吗?”
林灰道:“这事我怎么会忘呢?我直接帮你买好了,今天应该就邮到了。
等邮到了我放到咱们上次喝咖啡那个地方,到时候你去取一下吧。”
林灰、刘繇和何思远之所以关系不错除了性格上比较契合之外。
还有很多原因,比如说三人有很多共同爱好,读书就是三人共同爱好之一。
说起来这也是当初三人成为朋友的间接原因。
因为三人都比较喜欢军事、科技、历史相关的书,自然拥有很多共同话题。
以前三人没少聚一块看书,后来渐渐就忙了,一块看书这种仪式感大于实际价值的活动基本也免了。
不过互相推书这个习惯还是延续了下来。
林灰、刘繇和何思远不光经常互相推书,遇到观感不错的书帮另两人捎带着买下来也是常有的事。
有这样的先例在,林灰直接帮何思远买书,何思远没见外。
对于林灰叫何思远下午直接去拿书这事,何思远也没有异议。
毕竟这本来就是三人约定成俗的一个习惯。
又聊了几句后林灰和何思远就挂断了电话。
电话里何思远还没忘了提醒林灰过几天记得回学校领高中毕业证。
领毕业证什么的倒是好说,无非是去走个形式而已。
不过涉及到毕业典礼,林灰现在这么“优秀”,多半是又要发言的。
优秀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林灰觉得他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优秀还差得远。
不过尽管如此,此时的林灰在其他人眼中以普世价值观衡量的话依旧绝对称得上“优秀”二字。
总之,林灰觉得如果真的存在毕业生代表发言这个环节的话,他大概率会被选毕业生代表。
典礼上的发言林灰倒是不至于怯场,主要是发言稿需要提前准备。
虽然一般情况下发言稿都是有人提前准备好的。
但万一再遇到上次发言时发言稿出现的那种情况。
林灰可不确定他能够一直随机应变。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演讲稿什么的还是提前准备的好。
林灰前世读大学的时候被坏学姐忽悠进校_委,各种稿没少写过。
演讲稿这事对林灰来说小菜一碟。
至于何思远那边,推荐什么书给他呢?
涉及到计算机方面的经典书籍。
林灰觉得首选肯定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虽然《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书名带着“深入”二字。
但这本书并不深奥,甚至有很强的科普性质。
总之林灰觉得一些完全没有计算机学习经验的人也能按照书里的逻辑流畅地读下去。
反正林灰个人觉得《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本书比《时间简史》好懂的太多。
说起来为什么这本书被称作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很大程度是翻译人员故弄玄虚而已。
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本书来说。
其最初的英文名字是《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
直译过来是《计算机系统:一个程序猿的观点》,跟“深入”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虽然这本书在介绍部分内容的时候也涉及到一些计算机底层内容。
但涉及到的也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内容。
也不知道翻译人员为何蛋疼兮兮地翻译成“深入理解”?
真就欺负读者不会查词典?
还是说译者吃准了程序猿偏好不明觉厉这口?
反正林灰觉得直译暨《计算机系统:一个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