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对此次征剿突厥产生的惊人战果当然十分满意。
这一战。
既检验了大隋军队的实力。
又解决了北方之患。
如此。
杨广认为这一战用的力气有点大,差点闪到他的腰,真是属于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类似于全副武装准备好了,抡起拳头刚想用力打出去,却发现,一拳打到了早已腐败不堪的稻草人身上,瞬间将那只只能吓唬麻雀等小鸟的假人一拳打了个粉身碎骨。
……
……
涿郡剩下了无数的战略物资,难以消耗,除了参战的官兵用去无数之外,剩下的,倒被各级官员,全都发了一笔小小的意外之财。
杨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目的如此意外完成。
那些鸡毛蒜皮之事,他又怎会计较?
基本上,大隋朝等同零伤亡就将突厥拿下,这样的战果,让那些被浪费的压缩干粮、罐头等东西可以忽略不计了。
班师回朝日。
杨广宣布,犒赏三军。
杀猪杀羊,宰鸡宰鸭,大坛大坛的美酒如流水般抬了上来,不拘上下尊卑,只管尽情大吃大喝,真是将军百战金甲寒,不破突厥终不还。
北方边塞事定。
大军徐徐还城。
回到汴梁。
论功行赏。
出征的文臣武将,各有封赏,三军将士,个个欢颜,无不盛赞皇帝陛下英明、圣明,杨广早已听惯了溢美之词,对于这些,他也不放在之上,只求三军心定,上下同心。
说话的。
这大隋朝。
自从这北定突厥一战后,在大隋皇帝杨广的带领下,将巨大的帝国经营得风声水起,处处都是繁华似锦,花团锦簇之地。
就连北方连绵不绝的大草原,如今,也变成了大隋铁骑的牧马场,每年出产十余万头上等好马,供给骑兵们所用,那些搬迁至草原的牧民,也不再像往日那样,不受拘约,如今,这些版图,全都纳入了大隋朝,沿着草原最边线上的那些荆棘之地,大隋朝也扯起了一人多高的铁丝网,以为界线。
至于东方。
杨广推行的逐步蚕食术,已经显现了卓越的成果,渐渐将高句丽人的活动范围压缩在了自高丽半岛向东北方向延伸的一条狭窄地带,如此,也惹得高句丽人有些按捺不住狼子野心,可是,碍于大隋朝猛虎一般的发展趋势,高句丽人,亦不敢轻举妄动。
……
……
大业九年,平安无事,时间亦缓步向前,来到了杨广到大隋后的第九年,大业九年,即,公元613年。
一声春雷。
万物复苏。
遥远的江南之地,头戴斗笠的老农甩着手中的鞭子,吆喝着老牛在田里缓缓向前走着,锃亮的两片犁铧将黑黝黝的泥土浪分两边,耕出一条笔直的线,向远处走去。
树梢上,一对叽叽喳喳的紫燕子,时不时垂头梳理着羽毛,远处,笔直的炊烟直冲天际,扑鼻的饭香,从锅里透出来,让人直咽口水。
杨广坐在河边,在鱼钩上挂上鱼食,将手中的钓竿远远抛到了远处的水里,眼晴盯着水面,一眨不眨。
旁边。
王东洋垂手而立,大气也不出一下。
一连数日。
每天。
杨广都会在傍晚的时候,来汴梁城皇城门口的护城河畔垂钓一会,坐在杨柳荫下,一边盯着水面发呆,一面默默想着心事。
他最近一直在琢磨大隋朝的未来和命运,听上去,这样的想法似乎是那样的漫无边际和可笑,若是站在更高纬度上看待人类的命运,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