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皇城,果然不同凡响,光看那城墙上巨大的青石,那厚重的城门时光悠长,那三道护城河将皇城紧紧围护就知道了,这皇城,从规划到建设,是用尽了心思的。
……
……
负责督造汴梁都城的豫州刺史杨源,因操劳过度,卧病在床不起,因此,未能亲自前来接驾,他委派手下代替自己,迎接陛下。
杨广已经看过奏折,知道杨源所言属实,因此,也不怪他未能前来迎驾,倒是让他注意休养,待病好了再说。
这豫州刺史本已是一方大员了,杨广准备,让杨源将汴梁刺史也兼任了,他修的城池他来管,天经地义。
皇驾入城。
人喊马嘶。
由于此时汴梁城已经有无数百姓先期进城,因此,入城的主干道两旁,站满了百姓观看。
这些百姓。
有些是参与修建皇城的匠人。
有些是开店的店主。
还有一些,则是从四面八方先期赶来的消息灵通人士……
总而言之,各有各的办法与门路在城中占领自己一亩三分地。
这人!
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足为过。
杨广扫视了一下道路两侧,对于大隋朝臣民的管理,现在,已经实行了严格的户口簿和身份证管理制度,虽然说没有现代社会带芯片的身份证先进,但是,却也基本上实现了一户一簿,一人一证,这样,对于朝廷掌握大隋人口基数,制定各项国策,就有了相对准确的数据。
大隋朝人口三年一普查,去年大业6年,即公元610年,户部普查上来的人口是一亿六千三百二十二万,应该说,基本上是准确的。
这汴梁城的居民,管理当然更加严格。
先期入驻的这些王公贵族,达官贵人,文武官员,纵然身份显赫,位高权重,可是,就算是杨广,也是属于户部户籍管理与人口统计范筹以内的,杨广,也有户口簿与身份证的。
所以。
当初规划汴梁城的时候,皇宫、王府、文武百官的府邸,那些公共用地,每一块属于谁,有多宽、多长,户主是谁,都是严格登记造册了的。
至于剩下的那些民用用地,杨广与文武大事早已讨论过了,最后决定,采用的是所有宅基地一期申请入住,二期购地入住,而三期,则进行拍卖,同时,所有临街商铺用地,都进行标价售卖。
于是,在汴梁城建设的初期,许多闻风而动之人就涌到了户部申请宅基地,争抢商铺用地,一时之间,竟将汴梁商铺价格炒得飞涨,不过,这样也直接决定了汴梁的民宅与商铺的修筑是与皇城修建齐头并进,所以,当杨广他们迁都来到时,汴梁城,已初现繁华之态。
……
……
杨广的车驾,在豫州刺史杨源的副手豫州司乐毅和豫州别驾沈稂的引领下,从北门而入,顺着城正中那条最宽的官道抵达汴梁城的正中心点,也是汴梁城最宽的一条十字大街——名为汴梁大街,往西一拐,再顺着第二条十字大街——名为皇恩大街的路口反向往北而行一段后,就来到了位于田字格形状的汴梁城的最左上角的那个方块中间。
这里。
就是皇宫所在。
钦天监专管风水和堪舆的官员们,早已将整个汴梁城个风貌看了又看,分析了又分析,最后,大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认为汴梁城西北这个地块,山如北斗,城关似锁,左青龙、右白虎,中央环抱龙脉之地,两条内河,一前一后,相得益彰,最是适合用来修建雍容华贵、豪华典雅的建筑群,所以,就将皇宫的位置选在了此处,并报呈杨广,金殿之上公议。
杨广并不懂风水。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