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投票,这么多人,必有赞成的、反对的,也有稀里糊涂就弃权的。
众生万相。
概莫除外。
等最后统计出来后,赞成票占了87%,反对票11%,还有2%的人弃权,这样,关于迁都一事,从这一流程上,已经为杨广扫清了障碍。
杨广十分欣慰。
原来。
自己的支持率已经由曾经的百分之六十几,上升到了80%多了,虽然不能达到100%的完美,但是,杨广已经很满意了。
数据是最直观的现身说法,有这么多人支持自己,就不愁事办不成。
而第二项,则是进行针对新皇城的建设收集大家的意见,一时之间,发言者甚众,有说需在城中遍植红桃绿柳的——这个属于绿化问题,很重要;有说必须多打水井,甚至还应引活水入城的——这个属于饮水问题;有说要房子必须够标准,若有必要,甚至可以采取统一的造型——这个属于建设问题,还有许许多多诸如漕运、粮食、食盐、油料、物资、皇城管理、道路、牲畜,家禽等等等等细节上的问题,不一一而论,总之,有专人负责收集这些意见,并进行汇总整理。
本次会议,第三项内容则是旧城的安排,也就是说,待新皇城汴梁建设好了之后,如何分批次的进行迁都,并将相关工作做好,这些问题,杨广着重强调了,若到迁都时,为防秩序混乱,必须调军队前来维持秩序,疏导百姓,对于这一点,杨广并不担心。
在他的悉心打造下,如今的大隋军队纪律严明,军容严整,与百姓关系都特别的好,这主要都得益于杨广特别重视军队中的思想建设,狠抓思想,并且,还在民间形成军士与百姓互相信赖,互相依靠的良好局面,大隋朝的兵,都是好兵,大隋朝的将,也都是良将。
接下来,就是第四项、第五项……
而真正让与会的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们关注的重点,却是陛下所宣布的最后一项,那就是,在皇城之中选地盘。
这个事。
才直接关系到今天来开会的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因为杨广有言在先,谁第一个同意迁都,谁就可以第一个选地盘,所以,这个第一,就光荣地落在了老将贺若弼的头上。
贺若弼哈哈大笑:“陛下……这么说,老臣,可以去挑地了?”
杨广笑着点点头:“那是自然,寡人金口玉言,岂容反悔与更改,老将军可照着你手中的小册子进行挑选,但是,因今天与会的爱卿人数比较多,所以,你动作要快。”
贺若弼呵呵笑道:“陛下,老臣早就已经选好了……老臣就选在皇城东侧,替陛下看家护院,以报效陛下和我大隋。”
贺若弼边说,边用枯瘦的手指在手中那本汴梁城图的小册子上,用力一戳。
原本。
有许多官员刚才也已经看好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风水宝地,此时见贺若弼第一个先选,还唯恐被他抢了先,将自己看中的地盘选走,谁知,这贺若弼竟然选了这样一个位置。
皇城之东那块地,按理说,应该留给将来的东宫太子,再不济,也应该是如靠山王杨林等亲王级别人物的底邸,怎么能给贺若弼呢?
有人好笑。
有人认为贺若弼不知好歹。
还有的,则将目光看得更加深远,权衡若是自己选了这块地的利弊。
众人一齐看着杨广。
特别是如河间王杨弘等王爷级的人物,更是一直盯着杨广的脸色,有些人甚至还幸灾乐祸,希望杨广因为贺若弼的不知深浅而发火。
孰料。
杨广笑道:“昔日商鞅变法,为取信于人,发布新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