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的所做所为,落在王东洋的眼中,他虽然只是个太监,可是,王东洋却也是个有文化的太监,他虽然称不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他肚子中的墨水,却也还是喝过不少的。
自从杨广执政以来。
王东洋每日每夜都服侍在杨广的身边,对于杨广的所作所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他的景仰。
有如日月。
因为,像杨广这样不嗜女色,节欲守己的皇帝,不要说前后几朝,就是翻遍古往今来的那些帝王,也属罕见。
王东洋深知,陛下这三年来为了大隋帝国的繁荣昌盛,是如何殚精竭虑,日夜不眠地辛苦工作的,正是因为这样,正是因为有了陛下正确的大计与方针,才让大隋帝国的人口,于三年之间,翻了一番。
就在前些时日,户部负责全国普查人口,登记造册的官员们进行了一项声势浩大的人口普查工作,最后统计上来的数据是,计大隋朝共计有七千万六百四十二户,合总人口一亿三千五百九十二万八千四百一十一人,这一数字,让户部的官员,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户部尚书韦津,嘴巴都高兴地差点歪了。
面对一亿三千多万人口人这一数字,他也是兴奋地一夜未眠,连夜就写好了关于人口普查的详细奏本,第二天,就呈给了杨广。
杨广自然开心。
他希望,大隋帝国的人口,在一亿的基础上,三年之内,再翻一番,达到三亿左右的规模,人口基数上来了,到时候,他就会加速边境线处的城镇建设与蚕食政策,杨广计划,在东北方向,建设许多城镇,迁徙人口过去,慢慢就高句丽人在华夏大地上的活动空间压缩回他们那个半岛上面去。
并且。
不许他们再度越过鸭绿江。
甚至。
杨广还想,若是有可能,将他们全赶到海里去喂鱼,当然,杨广也知道,这样做就不太好了,就没有一点点人道主义了。
不过。
杨广还是将边境安定,列为了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也是他频频前来长城,东去山海关等地巡视的重要原因。
……
……
墙头上,杨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转身,走下墙碉。
下了长城的城墙后,他哪里也没去,而是直接去了负责此段长城守卫任务的军队营房处,杨广径直来到饭堂,检查边关将士的伙食,该段军事要塞的最高长官是一名牙将,官居四品,名叫段达,他小心翼翼跟在兵部尚书斛斯政和驻扎在冀州的第一军来护儿的屁股后面,不停观察着两个人的脸色。
斛斯政与来护儿则跟在杨广的背后,不停观察着陛下的脸色。
如今。
军队经过杨广的改革之后,变成了高效的垂直管理机制,也就是说,现在,在场的这些人,杨广可以直接管理斛斯政,斛斯政则直接管理来护儿,而来护儿,自然可以直接管理段达
要知道,段达及他手下的所有军士,都出自第1军。
而第1军,又是出自哪里?
自然全是陛下的军队,全受兵部统一衔制。
而现在。
当斛斯政与来护儿见杨广抄着大铁勺子,一边将军士们的菜盆里喷香的五花猪肉舀起来看着,一边,原本平静似水的脸上露出了极其和蔼的笑容:“……不错,不错,军士们坚守城防,都很辛苦,一定要保证他们吃饱吃好,这个大菜做得很香,很不错。
来护儿,辖这一段的长官,叫什么名字?”
来护儿见陛下夸奖伙食,就等同夸奖自己,他一边忙不迭地回答杨广,一边挥手示意跟在他屁股后面的段达赶紧过来。
“禀报陛下,这一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