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符合道衍和尚的大师风范。
“大师可知那人(解缙)为何要做这种事?”
朱高煦感觉事情或许并不像表面上这么简单。
他熟知明初历史,清楚的记得解缙说朱瞻基为好圣孙的时候,朱瞻基才六周岁,毛都没有长齐,能看出来以后是好圣孙?这话也只能忽悠那些不懂政治平衡之道的人。
历史上的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根本原因乃是为了制衡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朱高煦,因为当时朝中一批跟随朱棣征战的武将怀着政治投机目的,希望朱高煦被立为太子,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以军功起家的勋贵便可在朝堂上获得更多话语权,从而攥取更多利益。
而那时朱高炽深得文臣之心,一众内阁顾问先后在朱棣面前“历数古嫡警事”,劝说朱棣还是立朱高炽为好。
在君王眼中,文武平衡,对朝廷至关重要。
当时朱棣已经在筹备迁都之事,更计划在次年推行下西洋的国策,要想做好这些事,朝廷内部不能乱,加上他是造反得位,不得不暂时妥协,立嫡长子朱高炽为皇储,从而平息因立储引发的纷争。
后来等到朱棣年老之时,发现还是次子朱高煦更合心意,想废长子朱高炽改立次子朱高煦,可他害怕废长立幼引得天下大乱。
何况那时候朱高炽都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太子,门生故吏遍天下,朱棣想废掉朱高炽,他麾下的大臣们也不会答应。
但眼下的情形与历史上完全不一样,朱棣并非造反继位,他目前也没有迁都与下西洋的打算,而朱高煦更是朱元璋钦定的燕世子,解缙等人不可能明知道朱棣的心思却故意与朱棣背道而驰。
朱高煦相信这里面一定有古怪。
“老衲正是因为猜不透,故而以摔伤右臂为代价,促使世子以探视为由来此商谈。”
道衍和尚说到这里,话锋一转,故作神秘的言道:“但老衲知晓,有一人可为世子解惑。”
“不知此人是谁,现居何处?”
朱高煦很配合的连忙追问道。
道衍和尚答道:“此人正是老衲的师弟,眼下就在这禅院之中。”
言罢,他站起身,走到会客厅右边的甬道处,面朝后面的静室,轻声喊道:“师弟,还出来拜见世子,更待何时?”
pS:两章连更,继续求推荐票、月票,各种求!谢谢老铁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