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红蓝两方都非常清楚,此次战斗的重点,都在于防御对方的特种部队渗透上。
可能你会觉得,在一场双方投入兵力三万多近四万人的战场上,两支总人数不足一千人的特战队却成为了防御重点,实在是有些扯淡。
但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
首先,对于红方来说,打赢这一仗最大的难点,在于复杂的地理地貌。
快反旅以轻型战车为主力,穿插分割在行,但攻坚能力不足。
打歼灭战真正唱主角的,还得是机械化步兵师。
但整个作战区域的主干公路只有一条。
虽然还有部分镇公路和乡间野路,但符不符合通行条件暂且不提,蜿蜒曲折的路况,随便挑出一点都是蓝方打伏击的好地方。
重型战车和运兵车通行难、展开难,复杂高.耸的群山,最大化的限制了装甲部队和火炮部队的机动性和火力。
只要蓝方将主战场设置在林莽深处,红方的机械化优势就会被最大化的削弱。
而且,蓝方一定会借助地利展开梯次防御,利用一切手段,延缓红方的穿插速度。
毕竟他们只需要考虑怎样拖时间就行,超过四十八小时,就算始终在被动挨打,那也是赢了。
而红方想要清理穿插线路,有效的消灭敌人主力,就只能最大化的利用导弹旅的精准打击和直升机大队的快速投放。
然而这些,需要建立在情报的基础上。
虽然有卫星和高空侦查,但延绵的大山和繁茂的植被,给了蓝方最大程度的掩护。
蓝方是提前进入战场的,伪装和假阵地必不可少。
且防御展开后,容易被捕捉到的大规模的调动将会很少。
另外,卫星还涉及到窗口期的问题。
高空侦查导演部配给的出勤次数,也是有限的。
而且,战术导弹可不是便宜货,导弹旅的备弹量也是有限的。
虽然不是真发射,但如果嗙嗙一顿,只打掉些次要目标,甚至是假目标,导演部和上面的首长会怎么看。
红方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直升机的飞行高度有限,下放有事林莽密布。
地面战场控制力不足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遭到防空火力的攻击。
配给的油料也是有限的,容不得红方指挥官由着性子的遥世界指派。
想要获得纵深区域的精确情报,以及蓝方重点目标的信息,更多的就只能指望特战大队的渗透。
对于蓝方来说,技术装备、武器装备、人数,都不占优势。
想要抗住四十八小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延迟和阻挡红方的穿插,以及后续的分割包围。
破坏桥梁、交通,合理的利用地形进行梯次防御是一方面。
切断、干扰红方的指挥通讯网络,侦查并摧毁其技术装备是其二。
第三点,就是要打击和破坏红方的后勤系统。
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红方机械化程度越高,对后勤的依赖就越大。
复杂的地理地貌以及路况,是后勤供给最大的障碍和延迟,同时也是蓝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