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急诊大厅,急诊科还有好几间库房。
而且这些库房在建立之初,似乎就像设定好似的,只是一些复合木板构成。
由于是复合木板,在进行拆除时就变得十分便利。
韦海丈大手一挥,加上刘经理助力,很快就完成了急诊科手术室的建立。
首先是使用面积上,韦海丈动用了四间库房。
在那段时间,急诊科内部总是传来叮叮当当的改造声音,以及钻头钻孔的声音。
在敲定使用面积之后,便是设备方向。
按照标准手术室的流程制造,韦海丈又动用了方方面面的关系,为急诊科手术室构造了标准的管路通道。
管路通道之中,首先便是氧气管道,其次是二氧化碳管道,最后是吸引力管道,以及废气管道。
韦海丈想得也很直接,既然要做,就以手头的力量全力进行。
如此一来,管路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当然了,在安装和设计管路之前,韦海丈又安排了急诊科与设备科的聚餐。
管路之后,便是消毒系统。
而在消毒系统的安排和处理上,韦海丈又显示出他的处理能力。
急诊科和后勤科达成了一致,每天由急诊科一名指定的护工阿姨将污衣打包,然后集中起来送到医院的大洗衣房做统一处理。
而且,会在打包的包袱上说明是急诊科。
至于器械、医疗设备问题,则是由刘经理一手操办。
最后还剩下一个问题,就是人员培训。
关于这一点,韦海丈的处理方法也显得十分隐秘。
其实就一个办法,那就是将一些急诊一线医生送到其他医院进修。
时间不长不短,也就半年。
并且,韦海丈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从最简单的操作开始,以及搞清楚外科学的基本医疗思维。
其中,韦海丈重点关注的进修科室有烧伤整形外科、手外科、骨科。
从进修科室就不难看出,这几个全是容易收到短小手术的病人。
很快,在大约四、五轮的进修结束之后,以白铁生为代表的急诊一线医生,也拿起了各式各样的手术器械。
当然了,在医生完成外科进修时,护理这边也送出去了好几批手术室专职进修。
也因此,蓬莱医院急诊科的部分医护成为了拥有两项身份的人。
第一项,是急诊科医护人员。
第二项,就是手术室医护人员。
至于麻醉呢,韦海丈则认为目前没必要。
毕竟,我们做的病人都是些局麻就能搞定的!
局麻,谁不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