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娘被重新压回晔王府, 府外换成了重兵把守。
不日,施牧写下一篇《青莲赋》,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 叙述了自己得知寄娘一个居士被迫成为王府次妃十几年身不由己屡遭残害、目睹晔王恶贯满盈却无处诉说、身在锦绣心如油煎的悲惨经历后内心的心痛与愤怒。
他先写寄娘的痛与恨,又写自己知情后的同情与愤怒, 最后从天道公理与国法伦理的角度,支持寄娘挺身而出的揭发,赞扬她在王府富贵锦绣生活的腐蚀下、在晔王府这样一个肮脏污秽的淤泥之中,依旧怀抱青莲之心, 志不改,性不移。
施牧的赋是当日文会上力压众才子拔得头筹的,谁也不能小看文人的笔杆子, 好的檄文能翻了天地。
而支持寄娘的文人还不止施牧一个。
施牧带头后,三惠书院的乐章先生、桔山先生也站了出来为寄娘喊冤,第二天, 孙大儒也发声了,他做了一首诗, 虽没有明说此事, 却生动描写了一个被抢亲女子的悲惨人生, 最后一句感慨权贵贫贱天地之别的总结更是激起无数贫寒子弟的共鸣。
孙大儒的诗传出来不久, 周大儒直接写了谏言请求递交皇帝,大意是让皇帝彻查晔王恶行,还无斁夫人为首的众位无辜女子自由与公道。
现在的寄娘对外是曹琳独女, 本身又是难得的才女,早就在文人间有很高的名声,如今加上施牧这个正炙手可热的才子支持,多位地位甚高的名士大儒帮声, 几乎大半的文人都站在了她这一边。
换到现代,她这是本身名气高流量大,又有顶流施牧和泰斗大儒全方位撑场,围观者下意识就站在她的角度代入种种事件,自然而然站在了她这一边。
皇帝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原本,哪怕他要处置晔王,也不打算放过妻告夫的史王妃和寄娘。
但是如今外头的文人都支持无斁夫人,认为她弱质女流无依无靠,好不容易等来晔王倒台有了摆脱桎梏的机会,请求皇帝放她自由,安度余生。
皇帝可以任性,但是不能对抗这么多文人,本朝话语权最大的就是文官集团,皇帝年纪这么大了,还要一年之中抽一两回时间,请民间名士大儒进宫交流,得罪了这些人……心知自己过往黑历史很多的老皇帝没那个底气。
“查,查曹氏说的是不是真的,把她说的那些证人都一一去查实了!若是胆敢诬告晔王逃避牵连……”
老皇帝还是不甘心,搁置了外头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声音,让大理寺先去查寄娘说的人证物证。
萧国公收到大理寺大夫传来的消息,将手头保护的人和物都放了出去。
如今无数目光都聚集在这个案件上,寄娘在文章中说了刑部和晔王的勾结,也将受害百姓和人证物证说得清清楚楚,这些人一出现就立刻被大家注意,皇帝想要动手脚都找不到机会。
而大理寺的反应也非常快,直接将人带走保护起来,然后喊上御史台、宗人府以及刑部侍郎,一起审理。
被状告的刑部尚书回避此案,只能在家坐等结果。
他心慌慌眼发花,怎么都想不明白,晔王明明已经派人将这些人灭口了,他们怎么会一夜之间又复活上京告御状了?
众目睽睽下,刑部尚书也好、皇帝也好、晔王残留的幕僚也好,都没法对证人动手封口。
这个案件审理得非常快,不出三日,刑部尚书就被摘了乌纱帽,锒铛入狱。刑部的事务全权交给刑部侍郎李汾负责。
李汾一接手刑部,立刻积极配合三司一府联合调查晔王谋逆案,这个案件的进展顿时快了几倍。
晔王心存谋逆、豢养私军、党同伐异……种种罪行证据确凿。
厚厚一叠调查的结果,最让人惊讶的是,后期晔王的许多行动中都有了曹氏次妃的影子。
皇帝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