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让他们去种地。可那些俘虏很不老实,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治安问题。”似乎是想起了当年遇到的棘手问题,他极力劝说:“那些俘虏会给您带来很大问题的,不光是怠惰的事,其他领民也会厌恶您的决策。”
他本以为,埃里克听了他的劝说,会停下这个想法。
没成想,埃里克却轻轻摇头:“你说的很对。但是他们不是莱恩人,也不是马格纳人。”
“你说的事,我清楚。当时父亲和我写信探讨过。”
这件事,埃里克记得清清楚楚。这正是他在穿越后,经历的事情。
当时奥多公国与莱恩、马格纳公国在东部边境问题上,起了冲突。原本只是男爵间的争斗,最终演变为三国之间的战斗。
鉴于如此情况,三国公爵进行紧急会晤,试图解决此事。然而谈判终究是谈崩了,不得已之下,三国约定在圭尼进行战斗,来裁决三国间的领土纠纷。
那一战,弗雷德里克带着威尔兹的骑士们参与了。
战斗很快胜利,两国的联军败在了奥多的铁蹄之下。弗雷德里克也俘虏了一些俘虏,当其给埃里克写信透露了这一点后,埃里克就建议他将这伙俘虏管理起来,分到各个庄园,进行屯垦。
之后,埃里克与弗雷德里克就此事,多次写信沟通。
所以这件事的本末,埃里克比安德烈要清楚得多。
安德烈说得没错,那次的俘虏使用计划,总体上是失败的,却给埃里克积累了大量经验。
当年,弗雷德里克把交不起赎金的俘虏,一共40余人,分散到各个庄园内。这些说着莱恩或者马格纳话的异国人,很快就与庄园的农户间产生隔阂。
而这群异国俘虏,由于战争原因,只能滞留威尔兹。所以在初期,还配合劳作,甚至有人自发开垦新田,想在威尔兹定居。
然而不久之后,圭尼之战结束,三国再次处于和平状态。战争的结束,不仅让道路恢复,也为这些人带来了家乡的情况。
彼时埃里克就分析过,作为公国的征召兵,他们大多都是在本国有家有室的人。他们不可能割舍的下故乡的一切。由于战争很快结束,他们的思乡情绪极度高涨。
因为此事,见到利益的威尔兹男爵,当然不希望他们离开。由此,威尔兹在很短时间内出现了很多治安问题。
这些治安问题的本质,就是这些俘虏思乡所致。他们或是为了引起男爵注意,或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才犯下案子。
那件事情的结果,埃里克也清楚。
最后,弗雷德里克不得不放了20多名异乡者,他们也因此缴纳了多少不一的赎金。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愿意留在威尔兹,可从这件事情的成本来看,总体上是失败的。
事后,埃里克做过复盘,发现了很多当时没发现的问题。
第一就是这群人来自异国,对故乡有很强的怀念。这些人既然能上战场,就不是普通的农夫,他们不会想着在威尔兹长期定居。
其次,就是当时选择了把他们与威尔兹人混居。埃里克当时本以为,可以以此快速同化他们。没想到,为后来发生的几项重大治安问题,埋下了隐患。
这些事情,埃里克很早就做过思考。林间一战,俘虏了十几名俘虏的时候,埃里克同样想过这些问题。
与上次不同,林间一战的俘虏主体,都是西奥多或者是附近的提哈人。他们对于居住在威尔兹这件事,没有很强的抵抗。
而且,通过半年时间的劳动改造,埃里克发现,他们的逃跑欲望很小。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也无处可去。相比与之前劫掠商队和敲诈旅客的日子,明显很多人是愿意做一名有足够农田的农夫的。
至于那一小部分真正追求自由的人,埃里克也把他们甄别出来,加大劳役量,让他们没时间多想,只能一味地工作。虽然偶有逃亡,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