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紧锣密鼓,磨刀霍霍。
紧张的局势,弥漫至潼关。
汉军枕戈以待,即将攻打此关,身为守将,张郃一瞬感受到了压迫。
空气中都弥漫着烽火狼烟。
“关内的屯粮如何了?”张郃一边巡视城防,一边询问郭淮。
自从郭淮换回来了,被委以重任。
他就是曹魏树立的标杆!
只要曹魏的将军对魏国忠心耿耿,哪怕被俘虏,朝廷也会花费巨大的代价,将人给赎回来。
并且依旧信赖如初。
现在张郃是潼关的守将,统帅十万魏国精兵。
郭淮为张郃的副将,地位也不低。
“回将军,潼关的粮食,足够我军吃三个月以上了。”郭淮朗声回答。
没想到张郃听到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三个月?
就这么点?
“不行,最少要屯半年的粮食。”张郃沉声道。
“将军!”
“潼关背靠洛阳,实在没必要囤积这么多粮食。”
“更何况,粮食积累太多了,管理也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以潼关目前的状况,恐怕需要再建设三十个粮仓。”
郭淮露出苦涩的笑意,没想到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让张郃满意。
“我军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孤军奋战的准备。”
“倘若做什么事,都要依赖各地的补给,万一出了状况呢?”
张郃十分谨慎,将一切都考虑周全。
魏国现在不缺粮食,屯田的效益非常大。或许不够朝廷的开支用度,但养活军队、官吏绰绰有余。
问题在于,统筹粮食需要时间。从各地征调粮食非常麻烦,运输途中容易出现各种状况。
趁着现在边境还没有糜烂,张郃决定未雨绸缪。
等到南阳、江淮打得头破血流,朝廷还会管潼关的死活吗?
潼关好歹是天险,南阳、江淮等地的战斗,肯定更加血腥。
到时候,朝廷没有足够的精力管理各大战场,粮食将成为致命的问题。
而且魏国的屯田,颍川地区占据大头。
万一宛城丢了,许昌的屯田将受到极大地影响。
粮食,将成为守军最大的问题。
张郃身为将军,明白粮食的重要性。
只要囤积半年的粮食,他再宣称潼关屯粮一年,足够十万军队吃喝。
这时候该紧张的,一定是蜀军。
战争,打的就是粮食,是补给。
蜀道运输艰难,长安地区的粮食,主要依靠三辅之地提供。
至于西凉的屯田,张郃并没有放在眼里。
只要河东的五万铁骑一出发,何愁踏破西凉?
曹真应该做足了准备!
张郃只要配合行动,守好潼关,即立于不败之地。
等到长安人心一乱,说不定还有机会夺回长安。
粮食足够,潼关守军心里不慌,张郃就没了过失。
“属下这就去督促后方,运输粮食。”郭淮语气深沉。
“且慢!城内有多少箭矢?”张郃继续追问道。
“五十万支。”郭淮脱口而出道。
“嗯,召集好匠人,绝对不能懈怠,生产不能停下。”张郃叮嘱道。
“善。”郭淮抱拳。
张郃又巡视了一圈城防,心满意足而归。
潼关铜墙铁壁,不可能有失。
蜀军敢来,张郃有绝对的信心,让他们铩羽而归。
曹真的五万精骑,也可以作为助益。只要再训练一两年,魏国还会有新锐的骑兵,能够参战。
当年曹丕的十万铁骑规划,正在曹叡手中,逐渐地完善。
虽然还差一半!
骑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魏国还有耐心与时间,慢慢地培养。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