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问题,这些年亦是通过了加征、加派这种方式进行解决。
现在提议“开纳三年”,虽然令人心情沉重,但已然是缓解当下财政的有效问题,毕竟九边的军费确实不能一直拖欠。
此话一出,令到素来喜欢跟徐阶唱反调的高拱亦是眉头蹙起,开始认真地思索起这个问题。
徐阶在事情抛出后,亦是淡淡地说道:“咱们都是圣人门生,这加赋之事,若不到万不得已,老夫亦是不会拿到这里商榷。只是现在九边的军费一年则要支出二百三十六万两,现在不继续加征,这银子又从何而来?”
高拱知道最大的根源还是在内帑的开支上,只是他虽然为人骄横,但心里却清楚这个观点一旦抛出去,那这些话即刻传到嘉靖的耳中。
哪怕当年被恩宠二十年的严嵩,就是因为在重修万圣宫上不尽力,结果都遭到嘉靖生嫌,何况还是微不足道的自己呢?
其实这加征早已经成为了一个既定的事实,现在定下一个三年期限,这可以让地方衙门更加有序地执行,反倒更有利于地方衙门开展的加征工作。
“加征三年,这未免太长了些?”郭朴的眉头微微地蹙起地道。
徐阶亦是温和地解释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年正是我们屡屡临时抱佛脚,令到加征之事总是出现纰漏,而今加征成为必然之势,倒不如制定一个三年的期限!”顿了顿,又是补充道:“当然,这三年期间,只要咱们内阁同心协力,定然能够解决大明的财政问题,我到时亦能够安心地告老还乡了。”
在说到“同心协力”之时,他的目光特意扫了一眼高拱。
高拱的眉头蹙起,心里却是发笑道:三年后告老还乡?就你这个尸位素餐的甘草阁老,我高肃清便容不得你三年。
郭朴的心里是反对加征三年,只是从目前的财政形势出发,似乎还真是最为稳妥的做法,却是扭头望向林晧然道:“若愚,你担任户部尚书期间的成绩咱们是有目共睹,不知你怎么看呢?”
高拱亦是扭头望向了林晧然,虽然他同样担任过户部尚书,但正是这一份经历,让他更是明白林晧然在理财上的可怕。
如果不是林晧然多数指点于他,他恐怕都要栽在六部技术含量最高的户部尚书一职上。亦是如此,论到对理财的见解,林晧然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林晧然的眉头微微地蹙起,其实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对于大明朝廷财政的问题,他自然是十分了解。正是因为了解,才知道这个事情棘手,更是清楚这敲定加征有利于地方开展工作。
只是他的心底还是有所排斥,毕竟他既有过贫穷的经历,更在地方任过职,知道这个加征会加重百姓的负担,甚至会产生不少破产的百姓。
但是他现在不是地方的知府,而是大明的阁臣,更是主持边事的兵部尚书,只有保障军费才能有效地面对俺答的报复。
徐阶将林晧然的反应看在眼里,亦是抛出橄榄枝地道:“若愚,如果一旦敲定加征三年,那么筹建骑兵营一事有了稳定的财力,却未尝不可为之!”
这已经是给林晧然开出条件:只要他同意加征三年,那么林晧然打造骑兵营的计划再无阻碍。
林晧然的心里微微一动,终于明白徐阶的心思。
徐阶其实是希望加征三年,此举不仅有效地缓解财政问题,而且徐阶亦是能够更加从容地执政。毕竟财政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徐阶这位首辅亦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不过这加征终究不是一件好事,一旦林晧然选择站出来唱反调,不说他已经跟郭朴和高拱联盟,单是林晧然的影响力就足够让到徐阶成为众矢之的。
这对于极爱惜名声的徐阶而言,却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故而对林晧然亦是开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条件。
郭朴和杨博并没有太过强烈的观点,固而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