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吹捧完,接下来就是交流的环节。
“启功老哥,既然来了,是不是留下墨宝,也好让我们央美的学子多瞻仰学习?”
“王老弟……”
“郭先生……”
“董老……”
杨明德、老太太、吴作人、吴冠中、田世光等人纷纷开口,要求今天到场的大佬们留下墨宝佳作。
其实,这又是新一轮的吹捧,抬轿子。
光是嘴上说几句好听的话,这轿子抬得终究不那么瓷实。
“呵呵,上次有幸得到张小友几幅佳作,原本说好的,让张小友去家里挑选几件拙作作为交换。
可是,张小友一直没有去,正好!
今天接着这个机会,我为张小友写幅字,作为交换吧。”启功笑呵呵的第一个开口说道。
启功为人和善,对人从来都是笑容满面,说话的速度不快,让人听了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启功先生喜欢小子的画作,那是小子的荣幸,几幅拙作,怎敢去换启功先生您的大作。
今天启功先生愿意赐字,那是小子的幸事。”张俊平赶紧谦虚的道谢。
这边说这话,那边曹师兄已经带着人把笔墨纸砚摆到会议室的桌子上,并且把墨研好,只等大佬们挥毫泼墨。
启功也不多客套,笑着冲张俊平点点头,然后提笔沾墨,在硕大的的宣纸上,写下四个大字:巧夺天工。
写完四个大字,又换了小号毛笔,继续书写:应中央美术学院相邀,得见俊平之佳作,立意之辉宏,技艺之精巧…………幸甚!某年某月某日启功留书。
洋洋洒洒数百个小楷,把张俊平的巨型木雕好好夸奖了一番。
“好!好字!
启功先生的字,结构内紧外放,笔画遒劲俊雅,布局严谨可谓当代一绝,独树一帜。”启功写完,放下笔之后,众人纷纷鼓掌,大声称赞道。
启功先生的字,像他的人一样,圆润洒脱、不露锋芒,秀丽博雅、才气横溢、风流倜傥。
“启功先生的字,当成一体,可称启体。”
“不敢,不敢!我这字,较诸位差的远,还需要像大家学习。”启功双手合十,冲众人点头道谢。
张俊平上去冲启功鞠了一躬,然后饱含感情的说道:“启功先生,您太捧了,小子何德何能得您如此夸奖?
今日启功先生的话,小子一定当作长者对小子的殷切期望,好好珍藏,时时提醒自己,戒骄戒躁,砥砺前行。”
“小友太谦虚了!
你的工笔画已经在前人的基础上走出了自己的路。
这木雕也一样,细微之处见功夫,能把一厘米大小的人物雕刻的如此精致,每个人物的的表情都如此生动,如此年纪便有这番功力。
小友未来的成就,绝对不是我们这帮老家伙可以妄言的。”启功先生笑容温和,缓缓对张俊平说道。
“谢启功先生的夸奖,小子今天能有些许成就,这多亏了老师的教导和诸位前辈的提携。”张俊平再次感谢道。
张俊平的作态,顿时让众大佬对他的印象提升,好感倍增。
有才华,天赋异禀的年轻人他们见过不少,有才华又谦虚的年轻人可不多见,更多的是年少轻狂,持才傲物。
因此,大家对张俊平的评价,又高了许多。
有了启功打头,其他大佬也都纷纷展示技艺,或是作画,或是写字,王世襄王老即兴吟诗一首。
雕刀下风情千转,
方寸间江山万里。
数风流心潮澎湃,
看今朝春风拂面。
··············
“老王,你这诗有些跑腿啊!
人家张俊平同学明明雕刻的是王府井大街,你这又是山河,又是江山的,严重跑题啊!”
“老王,你这也不押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