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虽然她的生活节奏可以跟在村里时一样慢,但看着身边的大家都过得匆匆忙忙的。
无形中给了她一种紧迫感。
一天一天地,郑丹乐觉得自己的心态很受影响,老是不知不觉地加快了做事的节奏。
越是待在城市里,她越是想念村里的生活。
跟家里宽敞明亮,带有前院后院的房子相比,那六七十平的房子真的是蜗居。
空间小还可以忍,郑丹乐最忍受不了的是隔音太差了。
楼上十一二点用洗衣机洗衣服,嗡嗡嗡地震动声特别清晰,吵得人没法睡。
剁肉砍到砧板的冬冬声,穿着高跟鞋重重的走路声跟敲在心上似的……
还有在白天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听到小孩扯着嗓子使劲嘶吼的尖叫声。
要是长年累月住在这样的环境里,郑丹乐觉得自个儿迟早神经衰弱。
聊完自己大半年的生活,郑丹乐看着院子外面,感叹道:“我不过出门半年,村里的变化真大!”
“那是,你错过了村里变化最大的半年。”
齐春花在一旁说道:“这半年来,小非的采摘园从承包到建设、种植,再到开园,一路的发展可精彩了。”
“哈哈,我虽没亲眼见到,但每一步都在村里的大群里看到了。”
郑丹乐笑了两声,说道:“我看村里不少人家都开始发展起各个项目来,开农家乐、民宿,在山上养几百只鸡鸭鹅等等。”
“你们看,我家里那座老宅,适合用来做什么?”郑丹乐问道。
村里保存完好的只有三座老宅,一座用来开了农家乐,一座用来开了民宿,生意都很好,一看就是能赚钱的。
剩下的一座是郑丹乐家的,看着他们都改造老宅用来接待游客,赚起了钱,她也想把它利用起来。
她儿子这次是辞职了,带着老婆孩子回来,准备留在家里的了。
他们一家人的厨艺都一般,首先排除农家乐这个选项。
郑丹乐觉得不开农家乐,那就剩开民宿一个选择了。
但她不知道儿子咋想的,他不是很愿意开民宿,想整点特别的,可又想不出能做什么特别的。
“开民宿吧,因为你们家没有厨艺特别好的人,不适合开农家乐。”
陈小梅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你们也可以请厨师。”
“那就没必要了,雇厨师要钱,而且还不稳定。”齐春花摇头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
月亮在缓缓移动,躲进云层里,又慢慢钻出云层,重新倾洒下银色的光。
夜渐渐深了,齐春花和郑丹乐起身告辞。
“白露,回家了。”齐春花喊上孙女。
“嗯,星星,明天见!”
白露朝星星挥了挥手,跟上奶奶的脚步。
陈小梅催孙女赶紧去洗澡:“星星,你先洗着,我给你拿睡衣过去。”
“好~”星星应道。
两人进了屋,蒋非收拾了一下茶桌,把桌椅搬了进来。
他拿起放在桌面上的结婚请帖上了二楼的房间,边走边点开手机的日历,点开日期,添了个日程进去。
以免半个月一过,把喝喜酒这事忘了。
蒋非把请帖放在房间的桌子上,打开抽屉翻了翻,看有没有合适的红包。
翻出了红包,他打开放在抽屉一角,快要被遗忘了的钱包。
从中抽出两张红票子,装进红包里,跟结婚请帖放在一块。
结婚给份子钱也算一个传统习俗了,已经存在很多很多年。
份子钱,亦称礼金,代表了对新人的一份祝福。
结婚给份子钱,关系一般的亲戚和朋友,基本都是随200。
到时主家还会给回礼红包,20至50。
还有一条红色的喜庆毛巾、糖果饼干,有时会有回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