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容,割青草,6.5小时,4分。”
郑丹乐说道:“那时候小,干一天活挣得工分也不多,但第一次挣到工分,实在太开心了。”
大集体时期生产队社员参加生产劳动被称为“上工”,工分就是那时生产队会计记录社员每天上工应得报酬分数的简称。
那时大家对工分特别看重,工分几乎是每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大家都要靠在生产队挣的这点工分养家糊口。
“巧了,我第一次去生产队干活也是割猪草,割了一天,不记得记了多少分了。”陈小梅说道。
“那时……”
闲聊着,陈小梅放下连枷,把打过的黄豆杆捡起,堆放到墙角。
叶子和豆荚一样,被晒得酥脆酥脆的,随便一用力,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星星在桃树下踢她的鸡毛毽子,她踢毽子的水平见长了,虽不能踢出花来,但能连着踢十几下不落空。
蒋非和郑丹乐挑选了一遍柿子,有虫眼的、有磕碰的、太软的都不要。
挑选出来的好柿子,再拿刀把皮削掉。
削的时候,柿子的蒂要留着,弄掉了容易坏。
削下来的皮不扔,这可是好东西,柿子皮也晒干,在最后一步的时候,柿饼配合柿子皮,能轻松捂出白霜。
蒋非端着削好的柿子进了厨房,星星放下毽子跟了进去,看着晒柿饼的每一个环节。
蒋非烧了一锅开水,放入柿子滚一圈,大概5秒就捞起。
“爸爸,煮这么一下,柿子还没熟吧?”星星问道。
“嗯,不是为了煮熟柿子,开水烫一下,可以杀菌消毒。”蒋非解释道。
“星星,你去问问奶奶棉线放在哪里,去拿一卷棉线出来。”蒋非对女儿说道。
“好。”
星星转身出了厨房,跑去院子问了奶奶,蹬蹬蹬进房间里找去了。
“爸爸,棉线。”星星举着手中的线团,在厨房门口喊道。
蒋非看了一眼:“你放凳子上吧。”
“白露姐姐在门口等我,我出去玩喽。”星星放下棉线,转头看着门外。
“你不是说要看晒柿饼的全过程吗?”蒋非问道。
星星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等我回来,爸爸你告诉我过程也是一样的,反正我又帮不上忙。”
“爸爸,我去玩喽。”星星挥挥手,飞快跑了出去。
蒋非在厨房里烫柿子,郑丹乐则拿了竹耙帮陈小梅耙黄豆,把混在里面的豆荚、豆叶等耙出来。
耙不干净的,要再拿小的圆竹匾来筛一遍。
把黄豆装上去,双手握着竹匾有规律地摆动,豆荚、豆叶等杂物就会集中到最上面,团成一团,把它们捧出来就行了。
蒋非烫好柿子出来,两人已经把黄豆收拾好了,装进箩筐里,等着明天再晒。
陈小梅和郑丹乐进屋喝了杯水,洗了手,出来一起用棉线系住柿子蒂,系成一串一串的,挂到屋檐下晾晒。
柿子皮则装到竹匾里,单独晾晒,晒干后备用。
晾晒几天后,柿子会变小,水分会减少,看得到柿子的颜色颜色变深。
那时要开始捏饼,轻柔地捏,不要把脆弱的表皮捏破。
逐一捏好后给柿子翻个身,晒一下柿蒂这边。
晾晒的过程中要捏饼三至四次,再放到纸箱里出霜。
把柿子都挂好,郑丹乐伸了个懒腰,说道:“小梅,小非,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举手之劳的事。”陈小梅笑道。
“我回去做饭了,拜。”郑丹乐提着空桶出门。
“郑婶是一个人出去,还是和钟叔一块?”蒋非问道。
“一个人,你钟叔不出去。”
陈小梅指指挂在屋檐下的柿子:“你钟叔那个人,你也知道的,这些事儿指望他是指望不上的。”
蒋非了然地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