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带来了凉爽。
蒋非站在鹌鹑舍门前,看着这牛毛般的细雨。
雨不大,风倒是挺大的,吹的身旁的稻草人窸窸窣窣响个不停。
他看了天气预报,不会下大雨,便跟往常一样,打开大门,放吃喝完毕的鹌鹑们出来。
小鸡还小,担心放出来淋湿了生病,只得把它们关在鸡舍了。
小鸡破壳以来,一天一个样,长得很快。
不过除了个头长大外,它们的样子跟刚出生时没多大区别。
小鸡翅膀、尾巴上的羽毛还没开始长,身上依旧是细细的绒毛,一只只看起来都圆敦敦的。
喂完鹌鹑和鸡,蒋非下山回家了,吃完早饭要去田里抛秧。
早餐是一碗腌面和一碗三及第汤。
腌面,把面条在沸水中煮熟后捞出,倒入油爆过的蒜蓉、葱花等佐料,再搅拌均匀,便可以吃了。
在已烫熟的食物中加上调料后搅拌食用,嘉应州称为“腌”。
腌面和三及第汤是天生一对,一口面一口汤是蒋非从小到大的标准吃法。
及第是指瘦肉、猪肝、粉肠,俗称猪杂。
配上清肝明目的枸杞叶,做成一碗美味的三及第汤。
边吃腌面边喝汤,枸杞叶细嫩、粉肠柔韧、猪肝回甘、猪肉鲜美,配起来非常美味。
一碗面一碗汤下肚,蒋非吃的浑身舒畅,满足极了。
“妈,我好了,可以走了。”
蒋非拿了顶竹笠戴上,这点毛毛雨,他懒得穿雨衣了。
一边说着,他一边拿了扁担,挑起放在树下的畚箕。
陈小梅自己也只戴了顶竹笠,却给星星穿了雨衣和水鞋。
拿上水壶,牵上孙女,陈小梅转身说道:“走吧。”
“走咯,抛秧去了。”
一出院子,星星松开她奶奶的手,一溜烟跑到前面去了。
“慢点,下雨路滑。”蒋非看着她的背影喊了一句。
“知道了,爸爸,我走的可稳了。”
星星话音刚落,脚下一打滑,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怎么样了?痛不痛?”陈小梅赶紧上前去看。
蒋非也赶紧走了过去。
星星伸手按住右腿的膝盖部位,红了眼眶,眼泪在眼睛里打转。
“不是很疼。”星星吸了一下鼻子,小小声地说道。
蒋非拿开她的手,检查了一下她的腿,骨头没事,没肿没破皮,膝盖部位红了一块。
他松了一口气,还好,没伤严重,只是摔倒的扑通一声,听着吓人。
过了一会,星星老老实实牵着她奶奶的手往前走,两只黑溜溜的眼睛骨碌骨碌地转。
溪边低飞的蜻蜓,路上漫步的番鸭,伸长了脖子淋雨的大白鹅,在树下躲雨的母鸡……都落在星星的眼里。
阴雨天适合抛秧。
一路走过,道路两边的稻田里已经有不少人在抛秧了。
来到秧田,蒋非站在田埂上,没有下去。
陈小梅掀起一块块秧盘,垒到畚箕里。
他们用的秧盘是434孔的,一亩田需要50-60盘秧苗。
还有另外一种秧盘,561孔,一亩田只需要40-45盘。
自有了这些秧盘,移栽秧苗简单了很多。
蒋非小学时,村里还没有人使用秧盘,也没有人抛秧。
那时他们的秧苗是直接在田里培育的,到了移栽时,要先拔秧。
因为秧苗的根已经在田里长得很稳了,这一拔,多多少少会伤到秧苗的根。
而且秧苗的根须容易断掉,有时一个用力拔下去,只拔到了叶子,那就成废苗了。
有了秧盘,就不存在拔秧的这些问题了,方便许多。
陈小梅起够了一亩田的秧苗,蒋非便挑着往自家的另一块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