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烨听了谢教授的话,并没有什么反应,而且把另外一叠文件交给了她。
慈教授和张教授看的眼皮一跳,心说:“又来了,又来了!”
这个情景他们太熟悉了,以往赵烨也是这么对他们的。而这样的行为,直接给了这两位教授极大的压力。
自己还毫无头绪呢,忽然就发现这样的难题对别人来讲,就像毛毛雨一样,心态不好的,都有可能直接崩掉。
谢教授可没想这么多,接过赵烨递过来的资料,就开始看了起来。
翻开第一页,嗯,是一种新材料的理论设想,写的非常详细,甚至连试验步骤都进行了简单标注。谢教授感觉,她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重复这个试验,然后找出最佳的配比方案和工艺设计方案。
毕竟,这样的东西,不仅仅让它只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是还有进行工业化生产,这个生产工艺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产工艺设计,跟实验室的试验设计可是不一样的,实验室做实验不用太在意试验过程的复杂与否,只有验证了这种东西,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制作出来就行了。
可是到了工业生产上,假如你的生产工艺过于繁琐,生产的原料过于珍贵,那么你做出来的新材料跟没有一样,因为根本就不具备生产的价值。
所以,材料科学才是难倒众多国家的学科之一。我们普通人也经常会听到,看到新闻上的,哪个实验室研发了多么多么牛的东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是因为他们的试验不具备大工业生产的可行性。
即便是赵烨,有些稀有材料,也没想着一下子就能实现工业化生产,这不是简单的设计一套生产工艺就行了,而是这类的东西,非常依赖一个国家整体的工业水准。
为了某一种用量很小的材料,然后潜心发展某些工业能力好多年,赵烨是等不起的。而且也没有必要。
他只要用实验室方法做出来就行了,然后利用空间能力,复制上一批,就足够他们工业化使用了。毕竟,哪类的材料都不是大宗的。
赵烨也想好了说辞,有人问就是实验室制备的。顶多就是多用点儿时间和人财物呗。这种事情,没人会太较真儿。
谢教授跟赵烨一项一项的开始交流,赵烨也开始详细的跟谢教授诉说自己的想法,包括如何得出这个想法,他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
这也是赵烨坚持上学的原因,尽管这两年“逃课”的时间比上课的时间多得多,但他依然还是个学生,保持着跟老师要教案,书籍,学习的习惯。所以,在跟谢教授交流的过程中,没有太露怯。
等到两个人结束今天的交流时,赵烨后背都出了一层细汗了。谢教授可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那扎实的学术底子,可不是赵烨能轻易忽悠住的。这次交流,屡次把赵烨问道不知道如何回答。
倒不是不知道正确答案,而是目前他在大学里的学习,没有涉及到那些知识。又或者说,有些东西就不是赵烨这个背景应该知道的。
不过赵烨毕竟是有空间的人,大家不是都说嘛,条条大路通罗马,既然这种解释方式存在隐患,那他就在系统的帮助下,换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去解释。
这样的奇思妙想,也是屡屡让谢教授拍案叫绝。她越来越觉得,赵烨就是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人物。甚至她都在想,没准儿后世的历史上,赵烨都可能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慈教授和张教授全程“观摩”了谢教授和赵烨的第一次交流,说实话,他们是非常震撼的。虽然大部分不是他们的研究领域,但是学识是相通的,很多的基础也是相通的。他们虽然听不懂具体的内容和研究细节,但仅仅是能听懂的部分,已经让他们再次领略了赵烨的与众不同。
等到三人从八间房出来,谢教授对着这两位说道:“慈教授,您这个学生了不得啊。说不定,他能成为物理学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