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犯人越狱的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这也迎来了宴会的开启。
朝中大臣携带家眷鱼贯而入,外邦使臣也带着精心准备的贡品逐一进入宫内,很快宴会场就座无虚席,相熟的人都在低声的聊着天,那些使臣也互相结识,场面十分热闹。
“听闻龙炎国的殷王爷也来了,不知是否到了?”
“应该快了,你看那两个空着的位置,一个是殷王爷的,一个是海王的。”
有人指着仅次于龙椅下的两个位置,这是专门为殷璞和冯阳德所留。
“哦?这就奇怪了,崇德帝的弟弟在……”人们的目光朝下飘去,在下一个位置找到了荣王,他已经落座,正面脸笑容的同身边的大臣说着话,似乎并没有因为被安排在第三档而恼怒。
使臣们哈哈一笑,默契的跳过这个尴尬的话题,纷纷将目光投向面前的餐前小吃上。
精致的糕点栩栩如生,四季水果摆盘让人垂涎欲滴,不知道场内用了什么,在炎热的天气下没有感受到一丝热度,反而阵阵清凉。
彬国金鸣随意拿起盘中的一个水果笑道:“华国近些年人才辈出,这四季的水果也是随时都能采摘,真是让人羡慕。”
漠北的使臣立即接话道:“听闻华国有个大棚技术,贵国已经引入种植,不知效果如何?”
金鸣脸色微变,轻微的“嘎吱”声很快被咽了下去,“已经收获了不少,只可惜种出的粮食太精贵。”
众人啧啧称奇,谁不知道彬国并不适合种植,常年高价购买他国的粮食蔬菜,结果现在也能种粮了,这不是奇迹是什么?他们顿时对大棚技术充满了好奇。
漠北的使臣眼中流露出势在必得,他们是游牧民族,子民多是依靠打猎为生,虽然也能种植少量粮食,但根本供不应求,特别到了冬季可谓是颗粒无收,只能纯靠吃肉度日,许多百姓因为长期吃肉而患病,人口骤减,现在只有大棚技术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
对于他们聊的社稷民生,大臣的家眷们就八卦多了,唐婉儿和张白圭被关大牢显然已经成了她们口中的热门话题。
冯年铮是带了几个海城贵女赴宴,早早找好了地方落座,此时一听到她们竟然在讨论唐婉儿,立即竖起耳朵倾听。
“听闻唐大人的前进杀了十三名百姓,是不是真的?”
“确有其事,她不仅杀了那十三人,还杀了两名使臣。”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就不清楚了,京兆尹还在审理中。”
“想不到她才华横溢,却是个滥杀无辜的人,亏的圣上还给了她如此殊荣。”
“你们还不知道他们逃狱了吧!”
“谁?谁逃了?”
“唐婉儿和执金吾的张中尉。”
“是不是啊?”
“当然是了,白日京兆尹的官差满城的搜人,就是为找他们。”
“天啊!那凶案肯定与他们脱不了干系,否则何必逃走呢!”
冯年铮听着忍不住冷哼一声,“唐婉儿向来是徒有虚表、诡计多端,现在被她逃了不知道是否能抓住。”
“您是海王的女儿,青岚郡主。”有人认出冯年铮的身份,不由问道:“不知青岚郡主何出此言呢?”
不用冯年铮多说,她身边的贵女已经开始编排起来,将唐婉儿说成一个颇有心机的女人,听得众人直呼人不可貌相,想不到他们都被传言骗了。
就在他们说话的功夫,唐忠、史正卿一同走来,而在另一条路上就刚刚干完架的赵日天不期而遇。
现场喧闹的声音骤然变小,不少人将目光望了过去,只见唐忠一脸怒气的朝着赵日天走去,可很快就被史正卿扯了回来,苦口婆心的在他耳边说着什么,这才将其劝住,两人一同来到前方的桌子坐下。
赵日天也是不屑多看他一眼,去了反方向找同僚去了。
只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