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到!”
“微臣赵祎延恭迎圣旨!”
身着紫色官服的赵祎延跪地在府衙中接到了来自朱由检的圣旨。
直隶府作为京师内最重要的战略屏障,其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京城,也就是顺天府的影响,所以无论朱由检有什么样的举措施行。
第一个接到消息的或许是顺天,第二个绝对是直隶。
“自圣旨下发之日起,大明将开办新式科举,以为天下士子百姓开辟报国之路,旧制科举将逐年退出,现将有关事宜及要求下发给你,钦此。”
“臣..接旨。”
此刻的赵祎延明白了,近些日子里京师盛传的科举改革不是一句玩笑话,而当来传旨的东厂厂卫不接自己的银子开始。
他也逐渐感受到了新帝上任之后的变化,早早的就开始在府内为之做准备,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当他详细阅读了旨意之后的附录,才明白这次的科举和以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首先第一点就是和地方彻底的脱离,原本的地方掌握着科举中最重要的乡试权利,尽管有些地方还是秉承着公正科举的理念并未动摇。
但很多地方还是充斥着徇私枉法的情况存在,毕竟谁都不能和银子过不去不是?
更有一些较为贫穷的地方,乡试舞弊,已经成为了当地官员谋财的重要手段,毕竟读书科举为官,那是所有大明朝上至官家子弟,下至平民百姓所梦寐以求的。
有道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本次新式科举将彻底摒弃八股文章,与旧制将有本质区别,各接到圣旨当地必须严格组织开展,不得向下瞒报,不得曲解圣意,不得偏袒旧制,不得加以限制,不得违规宣传,不得拖延耽误。”
六不得,背后映照的是朱由检对此次科举改革的重视,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尝试,只有更快更好的将大明的百姓,尤其是读书人。
从八股文章的炼狱中拯救出来,从旧制中那些道貌岸然的治国文章中拯救出来,才能够将此刻陷入危急关头的大明拯救出来。
大明不缺做官的人才,但是缺少的是能够理解朱由检意图的新式人才,缺少的是掌握一定新式科学素养和深受皇恩忠君教育的人才。
只有这样的人才变多了,才能够更好地为大明的再次崛起付出努力。
赵祎延不敢耽误,因为他深知此次改革的厉害,这次的新式科举虽然表面上是由吏部直接负责,但实际上谁都知道。
作为第一次的开科考试,其实背后站着的就是朱由检,不如说是皇帝陛下直接撸起袖子下场监考。
当然朱由检也是准备这么做的,此次科举考试将维持三天,但每天只考一科,分为时事、杂学、浅谈三块来开考。
远处恐怕有困难,但巡视直隶考试还是很简单的,所以赵祎延更是不敢耽误。
立刻下令,将原本准备迎接旧制科举的官员们都召集起来,包括了下辖各个县城的主要官员,不过与其他接到圣旨地方不一样的是。
赵祎延还耍了个小聪明,他不仅召集了官员,还召集了各个府内有名书院的老师们,以求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此次考试的消息传递下去。
不只是传递给各个衙门地方,更重要的是要传递给下面的所有学生,所有为了考科举而准备了不知道多少寒窗的学生们,苦读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高中状元及第,走马上任为官一方或高居朝堂之上吗?
而作为第一次考试,当地考生的考试结果也就是成绩,也直接影响着当地父母官的风评和考核。
这是旧制就有的事情了,在这一点上朱由检并没有改变,甚至进行了加码。
当地若是有考生能够连过三关被翰林院录用或被朱由检组建的新式学院录取,都将获得由朱由检亲赐的“有教一方”的金字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