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径庭一家,在民众中享誉盛名,那是他们一次次去边关换来的名声。
林晓禾给林世智和陶因宁各点了一份冰酪。
陶因宁推脱不过,只得坐下。
“边关又要打战了?”林晓禾小声对陶因宁说,“年前不是打过一次吗?”
陶因宁有时候需要外出置办东西,消息也听到一些,但都是道听途说:“我听说之前是因为冬天太冷,没有吃的,所以想来抢。这次是因为遭了蝗灾,粮食没了收成,又想来抢粮。”
“蝗灾?”林晓禾紧蹙眉头。
“可不是,不知道那小国得罪了哪路神仙,这个灾那个灾的,也是可怜。”陶因宁悲天悯人起来。
林世智嘴里还塞着冰酪,语焉不详地道:“那也不能来抢我们的!”
“咦,这娃儿虽小,但是也懂这般道理。”旁桌的人听到了林世智的话,颇为赞赏。
林晓禾都很吃惊。
这种说法,林世智是跟谁学的,以他的见识,哪里知道国与国的关系。
一群大人盯着他,林世智有些紧张,抓着林晓禾袖子:“姐姐,我说错了吗?”
“小智没说错,你这是听谁说的呀?”林晓禾将他的手牵起来,放回勺子上,示意他不必怕,继续吃冰酪。
林世智笑嘻嘻地道:“二哥说的呀。”
原来如此,林世义经常听洪大山念叨边关的事,心心念念的,也会蹦出一两句和边关战事有关的话来。
果饮店里不乏有善心泛滥的人,可怜边关小国遇到灾荒:“他们无粮可吃,总不能坐着等死,这事啊,两难。”
别人听得不对劲,别人跑到家门口来抢粮,说他们是太难了,不得已而为之,那周家军奋勇杀敌,又是怎么说?
“竖子,粮食若被人抢了去,边关之人又吃什么?”头发花白的老人被那一番歪理邪说气得够呛,“他们要粮,可以拿钱买,没有钱,可以拿东西换!我们的粮食有富余的才可卖。”
“是是,黍爷说得有道理。”那人不想与老爷子争执,立马认错,只是语气敷衍。
“我听说某地的粮食产量高达六石。”旁人也转移了话题,他们这群老百姓,没有必要去操朝廷命官的心。
“吹牛!”
旁边的人哄堂大笑,这种鬼话也能一本正经说出口。
“我叔叔的邻居的朋友的表哥就在衙门,这两天听说某个地方官到省城来复命,确实有亩产六石的粮!”被人笑话,他都着急了,把消息的来源都说清楚。
这是来自衙门的消息,怎么能不可信。
只可惜,他前面拐了那么多层的关系,更让人觉得假。
即便他听的话是对的,那也是传出来的是个假消息。
亩产六石。
说的难道是自家的田?
这么快就传到省城了,来上报的地方官难道是贺问?
“如果真有亩产六石的田,哪还会有灾荒之年。”有人叹息,“真希望这消息是真的,那边关外的小国,也能买到粮,不再受饥饿之苦。”
“……你这是刚从边关回来吧?听到两句话,就好像看到那里的人在忍饥挨饿一般。他们要真的饿肚子了,还能打战?路都走不动了。”
头发花白的黍爷被勾起了回忆:“正是如此。你们没有经历过灾荒之年,我小时候可是挨过饿的,饿得头昏眼花的,爬都不想爬,哪还能走路。”
“黍爷,后来呢?”旁人来了兴致,别的话题都被抛下了,开始听黍爷讲他小时候的故事。
林晓禾等林世智吃完,就带着他走了,果饮店里忆苦思甜的故事,林晓禾没什么兴趣。
罗家的车队从门前走过,那旗子上写着巨大的“罗”字。
马车上摆放着一箩筐一箩筐的水果。
“想不到罗府的车队这么庞大。”林晓禾惊讶,这比得上顺宁镖局压趟镖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