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因为他从来不向任何人提及此事,甚至严禁任何人提起此事。
“我不知道。”
卫庄朋友很多,但真正让他重视的也就两个,盖聂、韩非。这些年,他从未放弃过追查韩非的死因,但却毫无头绪。
“这些年,你放弃鬼谷,放弃了自己的身份,实在让人失望!你回去告诉嬴政,他的统治早晚有一天会被推翻!”撂下这句,卫庄便消失在黑暗中。
——————————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五岳为群山之尊,泰山为五岳之长。
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进入秦汉之后,泰山逐渐成为政权的象征。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华山、恒山,仅占第三位。但就历史政治及文化的地位而言,全国的许多大山与之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
封禅泰山起何时何人,《史记·封禅书》,等典籍均记载了自炎帝以来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实,可知这种典礼是远古时代活动在泰山周围的部落或氏族自然崇拜的原始祭天仪式。
春秋时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欲行封禅之礼,被名相管仲以祥瑞不现即天帝不承认而阻止;鲁之季孙氏亦有泰山之旅,结果被孔子所讥,理由是资格不够。
可以说,此时的封禅泰山至少已成为齐鲁士人心目中一统天下的帝王所行的国家大典。也就是说代周而帝的统治者必须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方可得到天帝的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
这种理论起码已成为齐鲁大地共识,得到齐鲁士大夫的认同,寄托了他们渴望统一,渴望天下共主再生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但在他们眼里,始皇帝显然不具备封禅的资格。
在齐国归降之后,嬴政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让蒙恬率兵在泰山开山凿路,修建祭坛,蒙恬则一刻不敢停歇,亲自到泰山,督促工匠修建祭台。
“陛下,按照吩咐,举行典礼的官员、祭品、以及用具都准备好了,只是......”蒙恬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
“只是齐鲁之地的儒家,对陛下封禅之事颇有意见,他们认为......陛下不敬天神,早晚会招来灾祸,功劳不足以进行封禅......臣以为,应当杀一儆百,方能彰显皇威!更能让他们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蒙恬提议道。
“诸子百家,本来就是众说纷纭,有着不同的信仰,朕恰恰就是要借这次封禅,让这些儒生,让天下人都闭嘴!”
前文有说过,如今的秦时位面,是女娲创造出来的新世界,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别的神灵。
而嬴政又是女娲的血脉传人;可以说,这个位面就是女娲为嬴政和玄女留下的一个根基,如果足够强大,他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掌控这个世界,根本不用炼化。
惟其如此,就算他不敬上天,也不会有什么报应来到。
......
封禅典礼是宏大隆重的。月余之后,嬴政率群臣登封泰山。临淄郡守事前接到诏书:郡县官吏可全数参与,准许附近民众往观,郡守将诏书发到各县乡。无论是官是民,要见到皇帝都太难太难了,要见到皇帝亲临隆重典礼,更是做梦也不敢想的。
在肃穆的望祀祭坛上,嬴政皇帝面对南天,亲自宣读了廷尉李斯精心撰写的诏文: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二十有七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本原事业,祗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永承重戒!
说罢,嬴政将昭文扔进火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