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第222章皇帝不急太监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2章皇帝不急太监急(1 / 3)

如果说卢象升是大明朝廷中的异类,作为进士及第文臣出身的卢象升,比大部分武将还猛,他上马可以抡刀砍人,下马可以抚慰地方,与绝大部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文臣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刘明遇则是大明朝朝廷中异类中的异类。

首先是他是第一位经略安抚使,明朝既有武经略,比如满桂,也有安抚使,这种负责安抚少民民族地区的地方官员太多了。但是像拥有武经略安抚使的,则只有刘明遇一位。

更何况,他既不是阉党,也不是东林党。不是进士,连举人都不是,虽然是勋贵中的一员,然而事实上,他与明朝的勋贵也没有走到一起,无论是开国勋贵还有靖难勋贵,对于刘明遇这个幸进小人是不放在眼里的。

在刘明遇眼中大明朝的勋贵,就是米虫,那就是一群无能的造粪机器。现在可以说,刘明遇在朝中,除了孙承宗、卢象升之外,满朝皆敌。

刘明遇打赢了宽河之战,结果封了一个侯爵。现如今这场大胜,斩首七千,那岂不是再升官?纵然刘明遇已经是侯爵,不能再晋爵,那么是不是需要提拔刘明遇下面的将领?

刘永顺、马成功、李栓柱、赵虎?

如果真让刘明遇得逞,那岂不是在大明形成一个新的勋贵集团?这个勋贵集团本身与文官集团不感冒,根本就不像其他武将一样任由文臣拿捏,更不受朝廷制约。

造成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是,文臣也像制约其他武将一样,卡着彰武军的粮食和补给,关键是刘明遇自己带着刘家军士兵屯田、开办工厂,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这自然引得满朝文臣非常不满。

然而问题是,文臣对于这个不听招呼的刘明遇只不过是略施惩戒,给刘明遇麾下一些发霉的粮食,长了虫子的酸菜,其他武将遇到这种情况,赶紧上门认错,送礼磕头,换来可以糊口的粮食,结果,刘明遇倒好,他既没有向文臣服软,也没有咽了这口气,而是直接告到了崇祯面前。

梁延栋堂堂兵部尚书,被刘明遇直接告到崇祯皇帝面前,结果直接免职。

文臣之间无论怎么斗,那就是文臣的事情,自土木堡之变的一百多年以来,梁延栋还是第一个被武臣斗下来的文臣。这简直太岁头上动土。如果再让刘明遇立下大功,那还得了?

在这种情况下,文臣集团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一定要联手遏制刘明遇。早在刘明遇与皇太极决定决战的时候,这正中文臣集团的下怀,他们最希望的是,可以看到刘明遇与建奴拼得同归于尽。

建奴损兵折将数万人,必然会老实下来,而刘明遇挂了,武人威胁文官地位的势头也就戛然而止了,他们可以堂而皇之的将刘明遇宽河的产业逐一瓜分,大发横财,还有比这更美妙的结局吗?

要知道刘明遇不仅仅在宽河开办了钢厂,还有马车厂,纺织厂,这些都是日进斗进的优良资产,更何况还有七十余万亩田地。

哪怕到了崇祯三年,大明的地价可一直稳定,包括所有文臣在内,对于朝廷还拥有极大的信心,这个时候的田地仍旧高达八到十两银子一亩。

刘明遇开垦的田地虽然在关外,不怎么值钱,可是这些田地也要价值五六百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要说读书人的心眼多,他们要说害人,那绝对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把刘明遇的名气给毁了。

当彰武军,也就刘家军的监军王勇向崇祯皇帝汇报二道梁之战的捷报,这场战役取得的战果在刘明遇的上报中,只有斩首七千余,其中蒙古首级只报了六百多。

为什么要少报,就是因为刘明遇非常清楚,真实的捷报再报上去,会让人怀疑真实性,众口铄金,刘明遇也没有办法。

造成这种大环境,就像后世那些跪久的人,一旦祖家取得一些成就,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认为事件是假的。

结果捷报的消息,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