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制度是官员三年一考核,算作一任。
“主政一方的经验不足,不足以担当大任。”
有了几人的开头,后续更是出来各种理由阻止谢援去出任。
所有阻止谢援的理由都非常正当,看着绝对不包含任何私心。
但这些理由不够充分,没有办法证明谢援不合适去担任辽东总督。
“行了,今天就先到这里。”
“东阁大学士陈之道留下。”
点中的官员都走完后,李晋冷声询问道:“说说吧,这些人为什么反对谢援?”
要是一两个反对,李晋可能会去查一查他们的背景。
看看是不是有贪污受贿的现象存在,必要时杀人立威。
整个朝堂臣子反对,李晋一时间没有太好的办法。
李晋注意到任凭这些人怎么说,陈之道始终一言不发。
陈之道笑了笑:“朝中的大臣们如此反对让谢援去出任辽东总督,定然是谢援在为官期间,有什么不好的名声。”
李晋冷冷地看了一眼陈之道。
“早朝时那些人把朕当傻子,你也要把朕当傻子吗?”
“臣不敢。”
“陛下知道臣的户籍问题吗?”
李
晋隐隐预感到这事与陈之道将要说的事有关,仔细地在脑海中想了一会。
“若朕记得不错,你是河朔人?”
陈之道的脸上出现了一抹惭愧:“臣本是平阳郡人。”
“后来仕途不顺,把户籍改在家母的老家,河朔地区。”
“改完户口后,臣主动申调去了两湖的偏远地区。”
“等到一任期满,臣果然得到了上官的提拔,再加上臣的吏部考一向不差,才被升任为了一方郡守。”
陈之道继续问道:“陛下可知先前的董大人,乃至于现在的苏大人、赵大人的籍贯吗?”
李晋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声音中没有丝毫的情绪:“你说一说。”
“苏大人、董大人和赵大人都是陇西人士。”
“其余的几位尚书大人中,胡大人来自河朔,向大人是直隶人士,陆大人和左大人祖籍幽燕。”
“即便是现在陛下最看重的侯大人,也出自齐鲁之地。”
李晋的脑海中慢慢出现了一幅大秦的地图。
无论是陇西、河朔、直隶、幽燕乃至齐鲁,都处于大秦版图的北方。
李晋这下明白了,原来在大秦的官场上,居然有这么隐秘又切实存在的北方地域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