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子一点一点的过去,叶繁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自己的计划。
在张星找着合适的录音棚的日子里,除了中间给曾梨过了一次生日,叶繁都在寻找着合适的乐器班。
刚开始找了都没有合适的,老师都劝他先专精学一样,而且学钢琴不能留指甲,但是弹吉他最好是有指甲,不然没指甲,弹拨能表现的动态会降低。
但是谁叫叶繁很自信:小孩子才做选择,他全都要。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叶繁放学和周末就在找艺术班和去试录音棚的路上,最终在张星的帮助下选定了一个价位中等的录音棚,各项性价比不错,不需要编曲的话,录一首歌在1500-2000元左右,主要看叶繁录歌的状态,毕竟已叶繁现在也没有一次性录完一首歌的水平。
艺术班终于也在中戏胡同那边找到一个,声乐,钢琴,吉他都有,可以一起报名,方便一起学,不过平时得花较多的时间,周末也要来上课,毕竟自己没有买钢琴吉他等乐器,需要多来使用和练习。
不是叶繁不想买,主要是四合院毕竟空间有限,周边住的邻里较多,在家练习乐器容易吵到别人,各种原因下,叶繁就等着明年搬去张月买下的房子时,再去购买。
接下来的日子里,叶繁能去上课就正常上课,保持住文化课的成绩,加上要去艺术班,还有每天尽量保持日更万字《昆仑》,好在录歌抽时间一个月也就完成。
尽管这样,陪曹馨和曾梨的时间也不可避免的减少,加上曾梨是最后一个学期,也要准备毕业考试,看叶繁平时也没什么时间,来的次数也逐渐减少了,就算每次见到,脸上的笑容也肉眼可见的减少着。
叶繁虽然心疼,但是也没办法,毕竟他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因为知道后面曾梨还会回来,只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她。
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到了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成立。
不过这和叶繁没什么关系,因为这一天《昆仑》终于写完了。
叶繁看着打印机打出来《昆仑》的结局,终于松了一口气道:“终于写完了,这下子得好好给自己放松一下,正好老套路,拍下最后一册的封面,然后多陪陪梨姐,下部《沧海》,还是叫大舅找些人帮我写吧,我提供大纲和剧情就好。”
说完叶繁收拾完《昆仑》存稿,准备第二天拿到华艺出版社去。
随着《昆仑》的连载,这部小说也越发火爆,不过连载到一小半就停了,开始了实体书的出版,虽然叶繁经过自己的理解对《昆仑》的缺点改了一些,但是好多报纸和书评人对这部小说还是有所批评,比如最多的几个就是:
‘《昆仑》作为一个元伐宋的故事,却成为了这部书最大的争议点,也是被诟病最多的地方。主角本身具有蒙宋血统,而且主角就像是“萧峰”一样,最终成为了蒙宋皆无立锥之地的一个人。’
‘部分设定和情节照搬金庸,元宋之交,模仿神雕,梁萧身为宋人,却帮助蒙古攻打大宋,后来又改变立场,帮助宋朝遗民,反对蒙古,明显就是模仿郭靖,导致主角不讨喜。’
‘人物逼格太高,又撑不住,然后书中人物酷爱装逼,影响感官,后期武功又偏向了玄幻等。’
不过总体来说瑕不掩瑜,更多的人们对这部小说则是认可,叶繁倒是无所谓,这样的争议正好也带动了前几册的销量,不过要说影响最大的,还是之前《绣春刀》在香港那边卖书的趣事。
因为《绣春刀》在港岛的销量也渐渐增长,名声也传了开来,有好多导演找到华艺,想要联系作者买下这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不过都被叶繁给拒绝了。
直到后来鼎鼎大名的导演吴雨森公开夸赞《绣春刀》,并表示想获得影视改编权,拍成系列电影,也找人联系了华艺。
叶繁还是犹豫了一下,不过叶繁想到他后面的《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