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衡林特地请教了建造织机的老工艺人。
这才知道,现在用的这种织机,叫做脚踏提综斜织机。
这种织机,有一长一短两块踏杆。当脚踏动踏杆时,被踏杆牵动的踏索牵引提综摆杆,使得综线上下交替,把经纱分为上下两层,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强织口。
正因如此,便唤作脚踏提综斜织机。
比起过去的腰织机,斜织机已经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是过去的十倍不止。
但是对于赵衡林而言,这还远远不够。
他想要更高地提升生产效率。
既然厂房不够,织工也不够,那么就从织机着手。
但是如何改良织机,赵衡林没了主意。
他穿越前并不是干这行的,也不是什么历史学家。对于纺织还不如卢逸诗懂行呢。
正当赵衡林纠结无比的时候,卢逸诗建议他去四处逛逛。
“兴许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赵哥哥也不必急于一时。新的厂房已经在建造中了,织工也开始重新招募起来,相信到时候,我们一定会交够棉布。”
赵衡林疲惫地点点头,“也好,我们就四处转转。”
高太监不明就里,眼见赵衡林的厂房建造起一座又一座,还当他们进行地十分顺利。
他过来巡查的时候,就夸赞道:“不愧是皇亲,天生就带了陛下的龙气。不错,很不错。”
他笑着勉励赵衡林,“不过交货的时间已是不远,赵公子还需再接再厉才是。”
赵衡林点点头,心里有多着急,只有自己知道。
送走了高太监,赵衡林转头就对卢逸诗吐槽。
“他倒是两手一拢,觉得万事大吉。吃苦的倒是我们。”
卢逸诗安慰道:“赵哥哥也无需担心。我们一定有办法渡过难关的。”
卢逸诗建议,他们不要在彭水县里晃悠。
一来,会引起其他布商们的嫉妒,来找事儿。
二呢,则是去远一些的地方,也许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新鲜事。
赵衡林同意了。
想了半天,他决定顺水而下,前往灵石县。
那是他第一次出行的地方,也是带给他棉丝的地方。
对他来说,算是个福地吧。
卢逸诗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她和梁氏准备好行李后,就跟着赵衡林,逆水而行,来到灵石县。
灵石县的百姓们,再次看到他们的大恩人,自然万分欢欣。
赵衡林这次过来,权当是散心,半点没提自己的难处。
百姓们得知赵衡林拿下了朝廷的皇商一职,纷纷为他高兴。
有的道:“这往后,赵公子的营生会做的越发好了。”
有的说:“我听说,在沿海一带,赵公子的糖霜和雪盐,都受到了欢迎。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到我们灵石县呀?”
赵衡林面对百姓们的热情,心情好了许多。也不再一味地和自己较劲。
卢逸诗在一旁看着,顿时舒了一口气。
先前赵衡林状态不好的时候,最着急的就是她。
可是卢逸诗又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帮赵衡林解决难题。
是以,她提出了出来散心的主意。
卢逸诗也不知道,自己这个主意究竟是对是错。总之,现在从结果上来看,是好的。
要说繁华,灵石县的繁华度要比彭水县高的很。
因着地域和沿江的关系,灵石县的生意要比彭水县更发达。
他们甚至还有沿海一带的海货。
这让赵衡林非常吃惊。
卢逸诗倒是见怪不怪地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灵石县有灵石山和灵石江这天然的优势,自然发展地比什么都没有的彭水县要好。”
赵衡林不甘心地道:“彭水县也好啊,也有山有水,是个山清水秀,毓秀钟林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