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战士说的没错,侦察大队真的与敌人打起来了。
天色微明,李志明迫不及待地组织了第一次进攻。在依稀可见的天光下,只见大批越军依托树林掩护,悄悄向阵地摸来。
轰的一声,一颗手榴弹炸响。眼见在烟雾迷漫中,越军人影晃动。
我军哨兵发现后,立即明枪示警。
半睡半醒,整夜蹲在战壕里的一分队战士们迅速抓起枪,扑向只挖到一半,刚够挡住身体的胸墙上。
“龟儿子的,老子等了你大半夜,怎么才来。”李威看向山下敌人,愤愤骂道。
按照最初的设想,估计敌人稍事休整后便会对山上发动进攻。吴江龙把侦察大队的所有武器,按照其性能,从八二五、八二迫,到高射机枪都给分排到了各个部位,专等着敌人进攻时,好好摆弄这些铁家伙,让他们发挥最大威力,免得这些战士们看着冲锋枪手作战,光眼馋。可是,等他们准备好后,敌人却不上来,左等右等,都不见敌人一个影子,而且山下突然也静了下来。
吴江龙几次派人下去摸情况,走到半路都返了回来。说下不去,越军把的死死的,一点空隙都没有。
当然会是死死的,能够通向山上的路途就这么宽,而且有这么多越军堆在这,不人压人就不错了,还会有什么空隙。
吴江龙听了之后,分析到,既然如此,不下去侦察也罢。既然敌人没有走,也没有进攻的意思,那就是等待最佳时机。啥时最佳时机,那就是山上的人,困意难除时。
按着生活规律,这段时间一般都在凌晨左右。何况,这些战士们从白天到黑夜就没闲过,一旦静下来,因乏自然会充满全身。处于这个时间段,他们能不睡熟吗!
吴江龙想到这,不由的心内一阵担忧,如果战士们在那个时间睡着了,万一让敌人摸上来,那可真玄乎。
吴江龙把李威叫过来,让他亲自到第一线督战。这还不算,他又派出几名擅于做诡雷的战士,偷偷摸到我军阵地下面,尽量布置一些暗雷,专门防止敌人偷袭。
这一招还真管用,第一个报警的就是这些暗雷。
难道说越军就没想到这一点。
当然想到了,不然,李志明怎么会选在天亮之后开战呢!
李志明在准备对山地发动攻击前,还专门派出多个越南兵,手拿探雷器前去排雷。
凡是打阵地战,防守方很少有不在阵地前设置障碍的。不设置障碍,肯定有什么困扰。比如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战争片出现的战斗情景。当日本兵冲上来时,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只知道用机枪扫、步枪射,还有手榴弹砸,除了这些,就没有别的什么新招。日军进攻时,根本就不考虑脚下的问题,挺着胸膛往前冲就是了。不知是导演没想到这一点,还是不懂这个问题题,只考虑到了热闹。
对于阵前设置障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常常用到,可到了抗日战争,或者说是解放战争,我们仍然舍弃不用,处处呈现出不怕死的英雄主义。我分析这些不是当时军队的所为,是电影、电视中导演们加工的结果,可能是他们忽略了这一层,光图热闹好看,也可能是省些钱,多放点烟火。其实,加上敌人排雷这一情节,估计镜头会更有可看性。
在实战中,只要有可能,合格的作战指挥员决不会省略掉这一道工序。吴江龙是如此安排的,李志明就能想到这一点。两人都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怎么会没有这些知识。
不过,李志明安排的人过去后,经过一阵忙乎,还真有些收获。收获是有,可一点小纰漏照样让他们的排雷前功尽弃。
为什么?
原来,我军战士在敌人进攻路线上布置的不是什么地雷,基本上都是吴江龙言传身教,让战士们学会的手榴弹布雷方法。一边是手榴弹,一边是拉线。你这边探到了,说不好另一边就会碰响了。手榴弹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