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之后,朱由校激动的心情方才慢慢平复,冲着身旁的司礼监秉笔点了点头:"即刻将军报发往内阁和兵部,无需二次核检,尽快将将士们的赏赐分发下去。"
他没有授意司礼监秉笔即刻召集内阁及六部九卿入宫议事,因为他知晓通政司的消息怕是早已在京中传开,说不定那些消息灵通的朝臣们已是在进宫的路上了。
对于辽东的普通士卒,朱由校自然会一言九鼎,按照昔日许诺的那般,给予相对应的封赏,但是诸如祖大寿,满桂,黄得功这等悍将的封赏却是有些"为难",还需要待会与朝臣们共同商议才是。
"皇爷放心,奴婢这就安排下去。"
一旁的王安闻言便是连忙躬身应是,忙不迭的朝着身后的几名小太监交代了一番,示意他们自行去传令。
见状,朱由校长舒了一口气,强行压住心中的激动,背负着双手缓缓行至乾清宫外,他要在这里亲自迎接自己的臣公们。
...
...
"阁老,您慢些,您当心脚下,可别绊着了。"
朱红色的宫墙下,几名小太监簇拥在内阁首辅周嘉谟身前,一脸担惊受怕的说道,不时便是伸手搀扶,免得这位气喘吁吁的"四朝元老"还不等面见天子,便是一命呜呼。
"不碍事,不碍事,快走,别让天子久等。"
略微喘息了片刻,自觉恢复了些许体力的周嘉谟便是随意的摆了摆手,笨拙的迈动着已然有些僵硬的双腿,不顾身后小太监们的劝阻,执拗的朝着乾清宫而去。
近些时日,他的身体颇有好转,今日更是罕见的出现在内阁的"直书房"中,已然知晓了通政司呈递进宫的消息。
困扰大明十余年的"心腹大患"终于是被平定,而且还是在自己的认期内,自己的名字注定要被永载史册。
后世的任何人讨论起天子的这份"功绩"都绕不开他的名字,老怀欣慰之下,周嘉谟甚至有了一种即便是即刻闭眼,也能瞑目的感觉。
"哎,哎,您小心脚下。"
见得周嘉谟执意如此,身旁的小太监们也不敢在劝,只得于心中叫了一声苦,小心翼翼的跟在其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