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蜜饯贵得很,要五六十文一斤呢,不是一般人家能吃得起的。
何氏见说不动闺女,就去给严知知下了一碗面条,又卧了一个荷包蛋。
睡了一个午觉后,严知知他们才继续上山去找野果子了。
秋收这段时间,他们习字的事情也暂停了。
接下来三四天,他们就陆陆续续地从山里摘了不少野柿子,野板栗,野杏和野山楂,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果子。
越到后面野果子就越难找了,去山上的孩子也渐渐少了。
除了野果子,严知知还摘了些野菊花,金银花和桂花晒干,可以用来泡茶喝。
这时候大部分人家的粮食也都晒完了,除去交赋税的,其他的都入了库。
严知知家还不用交赋税,几百斤红薯都放到了地窖,还有南瓜和冬瓜,她家总共收了二十四个南瓜,十一个冬瓜。
地里晒干的红薯藤也没浪费,拉了回来放到柴房,可以剁碎了煮猪食。
提到他们家的猪,严知知又不得不说,那只猪她没少喂好东西,所以现在长得挺肥的,她猜着至少得有两百斤了。
还有她家的两只羊,也长成大羊了,估摸着也是时候怀小羊崽了。
“这两个月还能再长长,到时候肯定得有两百多斤了,能卖到不少钱了。”何氏看了她家的大肥猪也高兴,等到杀猪的那天,家里就多留点肉,让闺女吃个够。
突然想到什么,何氏又跟闺女说道:“买牛的事我和你姥爷说了,你姥爷说七两钱足够买一头牛了,这次买牛你姥姥姥爷还挺支持的,有了牛不仅能耕田,以后去镇上也更方便。”
牛车虽然没有马车快,但不赶时间的话,也来得及去一趟镇上买东西。
严知知闻言一喜:“那姥爷啥时候去买牛啊?”
“过两天吧。”何氏也不太确定,“等什么时候董家有空,坐他们的马车去。”
也不光是想着搭车,何老头还打算让董志远帮忙一起去挑挑牛,毕竟买牛是大事,花了那么多钱,总得挑一只力气大,能干的牛才行。
严知知就高兴了,她手里已经攒了两本书,要去镇上肯定少不了她。
何老头和儿子正在家里打土坯,闺女家已经有猪棚和羊棚了,再搭牛棚院子里就太挤了。
他家就只有猪棚,旁边也有空地,可以再搭个牛棚,到时候就把牛放在他家养。
严知知母女俩也没空去放牛,农闲了他也有空,可以天天去山上放牛,做这事他也乐意得很。
两天后,牛棚就搭好了,何老头,何大壮和董志远就准备去镇上了,三个人都要去挑牛。
严知知也要去,她算是纯属去凑热闹的。
几家人也顺便拿了三背篓的鸡蛋去卖,董志远还多带了一些鸭蛋和几只公鸭子。
到了镇上,何老头和董志远先在集市上卖鸡蛋。
严知知就去了书坊一趟,顺便捣腾出了十斤白面,两斤糯米粉和三四斤糖。
她家收获了南瓜,她就想做点南瓜饼吃,所以拿了两斤糯米粉。
去集市找何老头的路上,严知知又在烧饼摊子上买了十二个肉烧饼。
给何老头几个人一人分了一个,她自个也啃了一个,剩下的就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又等了快半个小时,鸡蛋才全部卖完了,一行人就出发去卖牛马的地方。
因为秋收刚过,集市上来来往往的人很是热闹,还有不少人挑了粮食来卖。
严知知眼前一亮,从农户人家手里买粮食肯定会比在粮铺里买便宜一点。
何老头看到卖粮食的人也想到了这一点,就开口道:“回头买了牛,有多余的钱再买两袋粮食回去。”
闺女给了他八两钱,加上卖鸡蛋的一百二十文,应该还能剩不少。
到了卖牛马的市场,何老头直接往卖牛的方向走去。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