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首先破坏的,就是这层稳定。
而杨勇如果想得到李纲的支持,也得从这方面下手。
所以杨勇对自己夺嫡之事绝口不提,只是道:“不瞒长史,其实小王也不知道。
在宜秋宫内的这两年,小王思索过很多,深知自己以往做了许多荒唐事。所谓的皇位,其实小王心中已经放下了。
如果真说小王心中有什么打算的话,恐怕还是去边疆,为朝堂,为我大隋镇守一方,也算是可以为这个天下,尽些绵薄之力。”
杨勇说这些话的时候,也一直在观察着李纲的反应。
在杨勇说到,自己对皇位已经放下的时候,杨勇明显能感觉到,李纲的心中似是松了口气。
正和他之前所推测的一样。
心中得意之余,还不免有些小小的落寞。
毕竟,如果李纲真能全心全意支持自己,那自己的胜算无疑会增加许多。
李纲吁了口气,道:“殿下能有这份心思,确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不知殿下对我大隋如今的情况,如何看待?”
这番话就是明显的考校了。
杨勇虽然被囚禁在了宜秋宫内两年,但出来这几日,他也从高盛玉和高盛道的口中,了解到了不少最近的事情。
加之依靠着自己前世的那些历史知识,以及自己前身的记忆,对于李纲的考校,回答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困难。
“依小王来看的话,如今我大隋看起来四海升平,但内忧外患,还是存在的。
内忧暂且不说,光是这外患,便有北方的突厥,东北的高句丽,还有西面的高昌,都是我大隋以后不可避免的强敌。
更不要说,还有南方的诸多小国,这些人对我大隋都饱含敌视,至今也不曾臣服。
虽说这些都是癣疥之疾,如隔靴搔痒,威胁不了大局,可时不时骚扰边境,掳掠我大隋百姓的事,这些小国还是做的出来的。
而对这些事,如果不加以制止,便会令我大隋的边境子民离心离德,同时也会助长这些小国的气焰。
所以依小王来看,对这些小国,绝不能放任不管,相反,还必须趁着他们实力弱小的时候,及时掐住他们要和我大隋为敌的念头。
否则,一旦姑息,等他们日后坐大。到时候再想抑制,难度恐怕就不可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