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把这个目无君王、无视法纪的乱臣贼子拿下!”
李隆基面色阴冷,从侧面大步走来,命令左右护卫擒拿武崇训。
皇宫内除了护卫天子的御林军,就左右金吾卫战力最强。
李隆基作为李氏贵胄,随身有金吾卫护佑。
身穿银甲的金吾卫手持长戟逼向武崇训,银甲头盔里只漏出的眼睛杀气逼人。
眨眼工夫,武崇训就被金吾卫包围。
“驸马,你犯了律法,还请你束手就擒,跟我们去见架,别让我们为难!”
带头的金吾卫是李隆基的心腹李兵,乃金吾将军。
金吾卫是掌管府兵的十六卫之一,十六卫官署在皇宫之南,所以史称“南衙府兵”。
“南衙府兵”,与守卫皇宫北门、由招募配充的兵士组成的“北衙禁军”交错宿卫,相互牵制。
“南衙府兵”和“北衙禁军”的最高职位都是大将军,然后是将军、中郎将、统军、别将,统军和别将又称折冲都尉、果毅都尉。
李兵的官职仅次于大将军,在十六卫中地位崇高,北衙禁军的高层领导见了他都会给几分薄面。
更主要的是,李兵也是陇西李氏的族人,还是李氏宗族的核心人物
。
最重要的是,李兵是李显的心腹,和与武崇训合作的李氏族老是不同的派系。
不然,他也担任不了金吾卫将军这等要职。
就是以为他根基深厚,有足够的底气,才敢用矛头对着武崇训。
武崇训腰杆挺得笔直,如标枪一样,凌厉的目光锋毕露,冷哼道:“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触犯了律法?我有要事要秉揍陛下,你却用矛头指着我的脑袋,是我为难你,还是你在挑衅我?”
李兵从未想到,他会被众所周知的纨绔压得喘不过气,心中骇然。
李隆基最见不得武崇训“嚣张”,一步上前,一张脸黑的跟积攒了上百上千年的怨气一样,教训武崇训道:“就在一刻钟之前,你当众杀了御林军捉拿刺客的御林军侍卫长,犯了包庇刺客罪、擅杀朝廷重臣罪、蔑视天子罪,数罪并罚,现在你又要与金吾卫动手,杀你一万次都够了。”
“武崇训,你马上束手就擒,否则你会死无葬身之地!”
“你们还愣着做什么,立刻拿下这个暴徒!”
一群上了年纪的朝廷大臣,吹胡子瞪眼,好像武崇训犯了天大的错误一样。
叫得最大声的,则是那个侍卫长的家人以及李氏宗族的人
。
“驸马,你要再负隅顽抗,就别怪本将军剑下无情了!”
李兵神色严厉,他的手下用长戟指着武崇训,随时都要动手。
这一幕,和之前御林军侍卫长要捉拿斩杀武崇训的情景一模一样。
如果李兵有必死的理由,武崇训绝对会灭了他。
“我过来这里就是要向陛下陈述我为何要斩杀那个侍卫长,你们如此阻拦不让我见陛下,莫非你们与那个要刺杀天后的侍卫长是一伙的?”
“如果是的话,我不介意把你们都灭了!”
武崇训临危不惧,泰然自若的模样,让在场的众人恼怒不已。
“死到临头还不知道悔改,就该将这种人就地正法!”
一群老臣群起激愤,纷纷对金吾卫下命令。
“驸马,得罪了!”
李兵就是来捉拿“乱臣贼子”的,见武崇训“冥顽不明”,决定动手。
“不想死就动一下试试!”
武崇训拔出了从御林军侍卫长手里夺来的佩剑,宝剑出鞘,发出了铿锵有力的铮铮声。
剑身上的一抹血迹,让人触目惊心。
“这是吾儿的佩剑,武崇训,你该死!”
“李将军,证据确凿,你还等什么,立刻诛
杀此贼!”
死去的侍卫长的长辈双眼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