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生活在母亲武则天的阴影下,李显战战兢兢,好不容易登上皇帝,还没享受够荣华富贵,怎么可能容忍儿子谋反篡位?
再者,李显的皇位就是张柬之等五位大臣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得来的,因而他对这个皇位十分看重,自然不可能容忍儿子推翻他。
此时,李显怒发冲冠,一改之前的懦弱,拿起木架上的天子剑,风风火火的冲出大殿。
韦后与上官婉儿对视一眼,也急忙跟了上去,随行的还有十几名战战兢兢,脸色苍白的宫女宦官。
这时,内侍监总管周嵩气喘吁吁的跑来,帽子歪斜,满头大汗,在两名小宦官的搀扶下,才勉强站稳。
“陛下,叛军已经把守住宫门各个出口,成王就在玄武门外,还请陛下早做定夺!”
李显一怔。
他没想到成王金吾卫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居然也与太子勾结叛乱,这个李千里是沙场宿将,能征善战,若他登高一呼,拱卫宫城的金吾卫大军杀入皇宫,皇位岂不是要易主?
一时间,他豪气尽丧,不知如何是好。
上官婉儿已经从最开始的慌乱,恐惧中清醒过来,略微沉吟,小
声道:“陛下,大唐的将士都是忠于大唐的,宫门外的军士必定是被太子与成王等人蛊惑,不如陛下临阵劝降,将士们必定会倒戈相向!”
李显点点头,带着韦后等人朝玄武门走去,韦后不放心女儿安乐公主,就悄悄派人将熟睡中的安乐公主唤醒,一起带上玄武门城楼。
玄武门外。
李重俊率军攻入皇宫时,被左羽林大将军刘仁景阻击,伤亡惨重,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剩余的残兵败将,与李千里汇合,企图从玄武门攻入皇宫。
烈烈火光之下,上千名金吾卫军士正在拼命攻打玄武门,门外已是血流成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金吾卫大军后方则是匆匆赶来的太子李重俊,太子宾客独孤讳之,成王李千里等人。
“陛下驾到!”
一声锣响之后,激战正酣的双方军士纷纷停手,转头看向玄武门城楼。
李显手扶栏杆,强压着内心的恐惧,望着玄武门外的惨象,大声疾呼道:“大唐的将士们,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朕就在这里,你们攻打皇宫,是要谋反吗?”
谋反?
这个词太沉重了!
所有的将士只知道跟随太
子殿下,是来铲除奸佞武氏父子,以及妖后韦氏,以及上官婉儿等人,匡扶社稷,怎么可能是谋反呢?
他们都是忠于大唐的将士,万万不可能做出谋反的举动,这可是诛九族的死罪!
一时间,军心动摇,所有参与叛乱的将士全都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太子李重俊等人。
队伍中,武崇训距离李重俊只有五十步,这个距离可以轻易射杀李重俊,但若此时动手,他自己也必定要被周围的叛军斩杀。
看来必须把水搅浑,才能摸鱼!
打定主意,武崇训悄悄脱离队伍,隐藏于黑暗角落,静候时机。
这时,成王李千里收刀入鞘,跨前两步,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非臣等要谋反,盖因妖后韦氏,佞臣武三思等人祸乱朝纲,荼毒大唐,臣等不得已,只好兴兵讨伐!只要陛下肯下旨,斩杀妖后韦氏等二十三人,臣等必定退兵,并自裁以谢罪!”
这话说的有理有据,李千里将谋反粉饰为清君侧,大意就是说他们反对的是韦氏等人,而非皇帝,这样一来,不但洗清了谋反的罪名,还能捞的美誉,一举两得。
但李显怎么可能答应
这个要求呢?
且不说他对韦后是共患难的夫妻,有真挚感情,而且他也需要韦氏,武氏等外戚制衡日渐庞大的宗室力量,确保他皇位的稳定。
只是,眼前的形势岌岌可危,若不答应李千里,难保后续不会有跟随李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