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之上,刘协端坐龙椅,目光如炬,扫视群臣。
不得不说,汉朝虽然不行了,但刘协威严的外表下,依旧有着震慑群臣的架势。
百官三呼万岁,刘协身边的太监才缓缓开口。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要事相奏。”
曹彰大喊一声,缓缓上前,向刘协行了参拜礼。
如今朝廷形同虚设,曹操不在,上了朝就等着下朝,集会讨论的国事也都是荀彧一手操办。
刘协有些惊讶的看着曹彰。
曹家的人还真是阴魂不散,曹操前脚刚走,曹彰后脚就回了许昌。
这又想闹什么幺蛾子?
“爱卿有何事启奏?”
“启禀陛下,臣有天大的冤枉,求陛下为臣伸冤!”
曹彰一上来就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偏偏挤不出一滴眼泪。
不过这样也没什么关系,反正会哭的孩纸有奶吃,这是经历无数后世社会现实毒打出来的结论。
刘协皱着眉头,问道:“爱卿起身,有和冤屈可与朕说来。”
曹彰也不哭了,站起来振振有词。
“当年逆袁不臣,微臣便随丞相一同起兵,然则在攻陷邺城时,有些人嫉妒臣的伐袁之功,竟在丞相那里陷害微臣,更差点砍了微臣的脑袋。”
“若非有陛下洪福齐天,庇佑了微臣,恐怕今日微臣早已身首异处,那里还能在这金銮殿上侍奉陛下。”
刘协听的不禁苦笑,自己他妈的自保都成问题,还庇佑你?
这得喝了多少酒,脸皮厚成什么样,才能说出这种恬不知耻的话来。
然而刘协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那你所告何人,既然丞相不在朝中,那朕便替你做一回主。”
曹彰嘴角不禁上扬,目光望向荀彧。
“微臣要告的,正是尚书令荀彧,荀大人,可还记得此事否。”
荀彧嘴角一阵抽搐,上前向刘协行礼:“微臣无话可说。”
曹彰说话只说一半,可偏偏没说的那一半,又不能说出来。
不然官渡之争的最大功臣就会是曹彰,而不是曹操。
这种对曹操威信带有致命打击的事情,自然不能透出半点口风。
黑锅要有人背,但绝对不能是曹操。
荀彧作为曹操的首席谋士,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刘协也终于色变,脸色黑了下来。
有些主能做,有些主不能做。
曹彰地位摆在这里,又是曹操的儿子,刘协一心以为曹彰会帮曹操打击政敌。
既然朝廷不由自己做主,所幸卖曹操这个人情也算为自己买个保险。
然而曹彰不按套路出牌,开口就针对曹操集团首席谋士。
这让自己怎么接下去?
一时之间,整个金銮殿鸦雀无声。
然而曹彰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荀彧,继续煽风点火。
“陛下,荀大人都亲口承认了呢。”
“嘿,那爱卿以为朕应该怎么处理呢?”
刘协毕竟做了几十年的乱世皇帝,心里一番计较后,总算想到怎么把皮球给踢出去。
曹彰气乐了,你个皇帝不处理,反问我怎么处理。
到时候传了出去,我岂不是和我爹一样贴上独霸朝纲的标签了。
“陛下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微臣不敢有怨言。”
这时,又轮到刘协哑口无言了,好不容易踢出去的皮球,又被曹彰给踢了回来。
关键是荀彧这人吧,做人做事有以身作则,公正不阿,朝堂上下都没话说,而且只要底线上也难得的倾向于保皇派。
刘协需要这样的人在朝堂上,为自己保留皇室最后的尊严。
“那朕罚尚书令半年薪俸,北海侯以为如何?”
“少了。”曹彰摇了摇头,对刘协的试探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