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艮看着手里的东方日报想骂娘,这港府的第三张牌照条件改动也太大了吧,晚上的教育节目只有一个小时。
邱德艮当初听到的消息可是差别很大的,下午2时至6时以及晚上9时至11时30分必须播放教育节目,这可是第三张牌照发牌条件之一,现在晚上的时间直接砍去一个半小时。
自己可是做梦都想进入电视领域的,第二张牌照竞争的那是一个激烈,自己连围观的资格都没有,第三张牌照现在直接内定给何佐芝。
想到香江那些家族的影响力,邱德艮表示伤不起,自己要是敢去虎口夺食的话,恐怕自己旗下的公司也要受到影响。
邱德艮想起这十年远东集团的发展,真是有些流年不利,人生这个茶几上摆满了悲剧。
想起自己艰辛的奋斗史,还是不能和那些富豪家族后人相比,人比人气死人。
自己1924年出生于沪市,父亲是一个小商贩,在沪市那个远东大都市也只能勉强养家。
邱德艮想起三十年代沪市十里洋场那遍地的小汽车,那时候的沪市外滩真的是繁华,法国租界、英国租界、美国租界,就是日本人到了沪市也要低头,三十年代的沪市也发展到了巅峰。
自己初中读了四个月,家里贫困也只能辍学,15岁的时候到大光明电影院当小工。
工作了三年后,靠积攒下的工资租了一间电影院,当年也是赚了一笔钱。
1950年,带着怀孕的妻子以及一点积蓄跑到了香江打拼,夫妻两人刚到香江的时候,生活得很是艰难处处碰壁。
无奈之下自己就只能继续干起了老本行,自己夫妻二人省吃俭用,慢慢地也攒下了一笔钱,在新界乡下开了个小小的电影院。
当时市区的电影院是邵氏、电懋天下,自己的资本无法和别人竞争,好在新界乡下的电影院经营的非常不错,后来以5000港币的价格盘下新界的荃湾戏院。
当时香江的郊野乡村电影业还很落后,村民很难看上一场电影,农闲时村民无事可干,乡村电影院很受乡民欢迎。
在乡村开电影院,既有市场,成本又低,前后仅10年时间,夫妻二人已在新界的沙田、大埔、粉岭、元郎等地经营了14家影剧院。
到1960年,自己也成为新界新崛起的“影院大王”,被同行们称为“白手兴家的沪市佬”。
1958年的时候,自己在新界的乡村站稳了脚跟,开始考虑到市区发展电影院的事业了。由于缺乏资金,自己在乡村成立远东钱庄,也就是远东银行的前身。
乡村居民钱虽少,但他们人数众多,市场前景很是广阔,远东钱庄的生意越做越大,也就成为了远东银行。
进入六十年代,有了远东银行雄厚的资本,自己也买了一些地皮,进入房地产领域。
1965年,新界建成了十七层的远东银行大厦,也在港岛和九龙开设了不少的分行,以150万港币买下荔园游乐场。
邱德艮想到1965年不由得苦笑了起来,1965年是远东巅峰的一年,也是最倒霉的一年。
六十年代初,随着香江经济起飞,地产市场形成第一次热潮,带动银行业迅速发展,华资银行也是日渐壮大。
华资银行经营策略冒进,不但大量贷款给地产业,而且积极参与投资,也就形成流动资金不足。为了避免资金链断裂,华资银行被迫高息揽储,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或投资,形成恶性循环。
1965年,香江发生了挤兑风潮,震荡了整个香江银行界,明德银行和广东信托商业银行相继倒闭。
随后,挤提风潮迅速波及到广安、道行、永隆等华资银行,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都被迫以5100万港币出售51%的股份给汇丰银行,才得以稳住脚跟。
银行危机爆发时,远东银行也难免在风雨中飘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