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风。王畿将一套,人心既治,则天下大治,认为科举应该选拔是道德上的正人。而大明而今的一切,都是程朱理学不谙治心之道。应该用心学补之的道路,说得无懈可击。
几乎是那种,你明明知道对方说的有问题。但就是说不过他。似乎即便是嘴巴上多长了几根舌头,也抵不过对面一根舌头。
更要命的是,王畿临阵倒戈,不仅仅让徐阶大吃一惊,还让周梦臣等一干人等大吃一惊。周梦臣之前准备的十几个预案,全部落空了。
一时间周梦臣也紧张起来,担心自己两个弟子不行。至于王世贞,他所学太杂,如果全部论起来,王畿未必能胜过他,但是分散开来,他就不是王畿的对手了。
这个时候冯从道心中各种念头涌上,他忽然想起周梦臣一段对于兵法的阐述。当时是周梦臣解答他们问题之余,冯从道忍不住问的话。毕竟周梦臣是天下第一名将。关学弟子很多都喜欢从军。自然要问一问了。
周梦臣当时地回答:“是,战胜之道,无他,以优势打劣势。”
“这个优势不仅仅是兵力优势,而是各种优势,粮食优势,对天气的适应优势,甚至某一支兵种的战斗优势。在知己知彼的同时,通过各种调动,形成我方优势对敌方劣势。然后就好像推骨牌一样,从敌方最薄弱的地方突破。”
“当然这是总原则,在这个原则上,就是运用之妙在乎一心了。”
冯从道心中暗道:“我比王畿优势的地方在哪里?”冯从道心中迅速闪过很多项,忽然锁定了一项,那就是科举改革的方案。
这个科举改革的方案,不是他的。而是周梦臣的。
周梦臣也效仿徐阶教育弟子,将这有志于仕途的弟子,纳入幕府之中,很多事情都让他们揣摩。就好像是徐阶调教李春芳与张居正一样。
只是周梦臣现在还没有心思调教弟子。在用心程度上,不如徐阶。
不过,这也对杨节,冯从道两人大有裨益。最少通过周梦臣的渠道,可以了解大明绝大多数的事情。朝廷运行在他们眼前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这一点就是无穷之好处。
所以,冯从道对周梦臣对于科举改革的草案,还是了解一二的。虽然没有最终定型,但是他对周梦臣改革的思路还是了解的。他敢肯定,王畿在这方面绝对没有积累。
这不是藐视王畿。
而是术业有专攻。
就好像王世贞在王畿面前几乎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那是王畿不行吗?自然不是。如果两个争论史学,文章,乃至于其他方面。看王世贞不吊打王畿。
兰陵笑笑生,岂是吃素的。
王畿根本没有在朝廷上混几日,也根本不知道朝廷章程改易是何等的复杂。王畿提出一个思想,将这个思想逻辑说圆,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将这个问题落实在具体章程之上,却未必能行。
所以,这里才是突破口。
冯从道说道:“敢问王老先生。你觉得该如何以心学补圣学?”
王畿非常自然地说道:“当上奏朝廷,去程朱之学,改以阳明之学作为考试标准。”
冯从道等了片刻,说道:“就这一点吗?”
王畿有些迷茫,说道:“还要有什么?”
对他来说,以心学代替程朱理学成为考试标准。这已经够了,代表心学成为大明官府学问。完成了阳明公,以及心学无数大儒的心愿。还需要什么?
但是对于大明来说,这其实一点也没有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