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江家的马车沿着山脚下的江畔缓缓行驶,车轮在夯土路上轱辘辘的滚动。
连绵数百里的苍玄山脉,耸立着一座座古老青山,那里的巨木遮天蔽日。而山脚的沧江,就在经过这里时正好有一个马蹄形大转弯,因此水流相对平缓。
掀开马车侧面的窗帘,江晓渔还能时不时看见有人坐在江边悠闲的垂钓。清晨的风总是沁人心脾,还夹杂着江水的凉意。这在夏天来说,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享受。
江家大宅在沧州府下辖的一个叫玉江县出云乡的地方。沧州府本身在青玄国就属于靠南的地方,而玉江县又是沧州府最南边的三县之一。因此玉江县也是青玄国漫长的东海海岸线上的一员。
此番回去玉江县,一路向南,从书院的后山门出发,为了安全起见车夫和管家都不敢走太多山路。因此只能走甘河道,从舟山县境内绕路,再过碧云县,最后进入玉江县。
在玉江县境内江家勉强也算是个大户,江晓渔的大伯是县中户部功曹,二伯则是乡中蔷夫。
所谓乡蔷夫,和镇长一样,一般都是乡镇的大户代朝廷管理乡镇。与之相衬的还有三老,也是辅佐蔷夫维护乡镇中的秩序。他们不属于朝廷的官吏体系。却必须要对县令负责,且受郡县监管。
出云乡是因为一条从秦川山脉流出的出云溪而得名。就像舟山县,也是因为苍玄山脉在这里的那座舟山而得名。
马车缓缓驶入甘河道,两岸高山耸峙,飞鸟在水面飞翔,林间的猿猴啼鸣声响彻整个山谷。这个时候的路上车不多,只是偶尔才会碰见一两乘。
从前的六年时光里,江晓渔曾无数次走过这条路,对沿途的风景名胜之地更是了然于心。此时他也分外享受这份清晨的静谧。
“哥,我记得前面好像有个状元庙,待会儿要不要去上柱香?”江晚歌也走了这条路两年,还只是小孩子的她,从前只从别人嘴里听到哪里哪里如何,哪里哪里又怎样。却还从来没有真正去体验过。
知道小丫头心思的江晓渔也不戳破,其实他也想去看看,顺便上柱香,就当是给自己安心,求个心理慰籍。于是便对马车外的三管家和车夫说让在前面状元庙那里停一下。
江府总共有五个管家,其中三管家主要负责府中后辈子弟的学业及生活。也是因此,一般江晓渔他们无伤大雅的要求,三管家会尽量满足。
毕竟从沧州府治沧江县境内的沧州书院出发,到玉江县出云乡,马车至少也得五天的路程。如果江家为了让江晓渔尽快回府的话,肯定会选择水陆并用的交通方式。
而之所以选择马车走陆地,主要就是为了让后辈子弟能更加了解附近的山川地理,人文风俗。不管是平民还是世家,对于后辈的教育理念其实都差不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有些大世家的子弟甚至会在及冠成年后,负笈游学远走数千里之地。
“状元庙啊!有两年没上来拜过了。”从山脚的羊肠小道一路拾级而上。当再次站在这座不仅不大,反而还有些破败的小庙前。江晓渔内心多少有些感慨。
“当年第一次去沧州书院时,就路过这里,记得那年还捐了几文香火钱。”
小庙的门前有个灶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坐在小马扎上,用一双颤颤微微的手择洗着青菜。
江晚歌有些好奇,这庙虽然不算是在深山处,可庙前的那条台阶并不算好走,也不知道老妇人是从哪里担水,平日里的生活又是如何对付过去的。
“走吧!进去上柱香!”江晓渔拉着江晚歌的手却没有走向庙里,反而是来到老妇人庙前,微微行了一礼,而后轻声细语道,“婆婆还记得我吗?从前总来的,只是这两年回家少了,也就再没过来过了。”
老妇人抬头看向江晓渔,那双已经有些混浊的眼睛打量了半天,终是没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