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区域不过四里左右,数千人同时行动,修建防线的进度却也不慢,仅仅半个多月,整个青秀山防线的主体已经构出筑完毕。
防线修建完毕后,巴思克又命人在青秀山倾斜的山道上,铺设了一条用圆木凭接而成的栈道,圆木两端皆用大钉牢牢固定在地上,用来转运火炮等重型武器。
现在数十门大小火炮铁炮正在这条山道上由人力往山上拖运,充当运输火炮的依旧是左江镇绿营和八旗俘虏。
半个月的严刑峻法,已经让这些俘虏无比顺从,即便是身边没有琼州军看守,他们依旧卖力地拖曳着火炮,那些八旗兵早就没了在大清那边的傲气,一个个眼神空洞地宛如行尸走肉地往山上攀爬。
过了三道连接壕沟的吊桥,就进了琼州军在青秀山的防御工事内部,距离寨墙最中心的区段,是一座座用茅草和枝干搭建的棚屋和白色的军帐,棚屋和军帐中并没有床铺,而是通铺。地上铺满厚厚的干草和树叶,上面再铺被褥,便是琼州军休息的场所。
玲珑山防线,琼州军采取了同样的布置,壕沟、寨墙、箭塔,星罗密布,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巨人,在玲珑山下的三江口处,修建了十二座木城,和玲珑山防线互为唇齿,木城就是是捆绑巨木而成的浮坝,坝面以土填平,可容纳士兵百人,火炮三十门,四角为尖顶,船只遇之立碎,称之为木城。
至十一月初八,南宁城外围防线终于修建完毕,巴思克遂命李兴领震虏营进驻青秀山防线,秦怀忠领钢刀营进驻三江口防线,至于转运至山上的火炮,则由两营下辖之爆破队负责,自己亲统灭胡营坐镇南宁。
与此同时,广东尚之信也信守承诺,令两广总督金光祖将高廉绿营和碣石绿营的家小共计,一万三千余老弱妇孺通过水运,送至了南宁城,一万三千老弱妇孺换取近三千拥有即时战力的绿营兵,显然平南王爷认为他是占了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