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姬国卿幻想着崖城里集团能够跟早期革命集团精诚团结,共同来对付强大的儒教士人集团,谁知道谢椿自从投身革命的那一刻就别有用心。
谢椿投身革命,不是为了拯救穷苦人,而是为了名扬天下、权倾朝野、家财万贯。
要说让谢椿取代自己,彻底从自己手中夺取了革命并掌控了革命,谢椿估计没有这样的想法,或者说这样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
谢椿没有夺权的想法,但是谢椿有跟自己分庭抗礼的意识。
谢椿可能以为,只有他成长到了一定的程度,连自己都要对他敬重三分时,他的崖城里集团才是最稳固了。
在这一方面,谢椿比起苏横来差得太远。
苏横这个人,毕竟在大明的官场上厮混了十几年,深谙官宦要领。
这个精得跟鬼一样的官油子,近期逐步变得平庸,甚至变得傻呆起来。
姬国卿看得出来,苏横这样做是在消除自己对他的一切顾虑。
因为苏横不但逐步变得傻呆,而且从来不自作主张,更加不安排自己的人(主要是苏横跟随姬国卿时只带了他的侄子,实在是没有什么自己人),不组建小团体。这样一来姬国卿对苏横放心了,就不会想方设法“收拾”苏横。
再看谢椿,明明聪明程度不亚于苏横,有些时候甚至比苏横还精,可惜谢椿跟苏横比起来应该属于“小聪明”或者说“聪明过了头”。
他越是想让自己对他敬畏三分,让自己不敢轻易动他,自己就越坚定了决心必须要“动他一动”。
这个时候,姬国卿就不免感慨,什么叫大智若愚。
在一定的场合,越是想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越是愚蠢!
怎么去革命,姬国卿可以指点谢椿,毕竟这都是相处了近五年的“哥们”。
怎么去当官,这个姬国卿不能指点,因为姬国卿对怎么当官就是“公子小白”。
姬国卿懂得怎么当官的话,前世在单位上混了二十多年,还是“正工人”一枚?
不是姬国卿技术不行,干活不行,而是姬国卿根本就不懂得该怎么捞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和谋取自己的“政治前途”。
来到这个时代,并拥了自己的地盘、人口和军队,成为当今华夏不容小觑的一支力量。
此时,姬国卿就算是搞个“黄袍加身”,那也不过是顺手拈来之事。
最少这样做的话,会得到儒教士人集团甚至是顺营集团的极力拥护。
姬国卿自己当□□者者很容易,可是姬国卿绝对不能让封建制度延续下去。
这个统治了华夏近两千年的腐朽制度,必须得到终结,必须由更为先进的制度来取代封建制度。
更为先进的制度,姬国卿刚开始自己都拿不准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制度。
通过这几年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姬国卿逐步坚定了一个决心,这个全新的制度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落伍,最终姬国卿将之确定为资本主义制度。
但是,在姬国卿准备推出的资本主义制度里,还必须确立自己甚至自己子孙的地位,姬国卿的想法就是这样的资本主义制度就跟前世了解的西方某些君主立宪议会制差不多。
君主拥有这个国家,但管理权交给议会,君主不怎么干涉议会的选举和执政领导。
想实现这样一个愿望,姬国卿只能先从革命军内部着手。
将纪律定位约束革命军的铁律,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命令和指挥,成为革命军的传统,就是逐步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地位。
为了有别于封建制度,姬国卿同时推出了民主推选制度。
为了在动乱的年代不失控,姬国卿规定被推选之人必须是革命军退伍战士,这也就是姬国卿说的革命军领导一切。
由于没有创建什么政党,革命军只是在训练过程中学习了一些革命思想,他们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