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卿前世记忆中知道李成栋最后时刻反叛了满清,重新投入南明怀抱。
这个人之前不管怎么样,此时毕竟手握重兵,不管他投靠谁,只要不继续为满清做事,这对满清就是一个沉重打击。
如果李成栋能够投身革命,眼下用人之际,姬国卿不会翻旧账对李成栋怎样怎样。
等到革命军初步统一了华夏大地,想“拾掇”李成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劣迹斑斑的李成栋,毛病一抓一大把,想收拾李成栋时,只需要自己一个暗示,天下人会将李成栋千刀万剐的。
姬国卿不能确定的是,李成栋到底会不会投身革命。
不过,这一点不重要,只要李成栋不再帮着满清,这对革命军来说就是喜闻乐见之事。
对付满清鞑子,可以毫不留情地动用武力,对付南明势力,可以通过政治手段逐步解决。
此时的姬国卿对“领土”和“人口”的需求都不是太大,对“和平发展”的需求倒是最为迫切的。
在这个档口,能不动用武力,姬国卿就绝对不愿跟任何人动武。
满清也好,南明也好,他们的体制已经定型,想做出一些改变非常困难。
尤其是病入膏肓的南明,对他置之不理,他有可能自己病死了自己。
革命军发展太快,许多体制需要做出调整,并让民众逐步去接受、适应。
宁夏回人长久不接受革命,就是因为他们的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贵族很难接受革命军的平等制度。
这样的问题,在宁夏之外的其他地方同样非常突出,若非革命军的强力表现,汉中、四川等地不会表现得如此稳定。
要知道,汉中表面上的稳定,其实就是汉中代表地主阶级最大的地主贺珍投身于革命。
贺珍成为革命军师长以来,表现得非常不尽人意,有点混日子的意思,姬国卿害怕贺珍某一日又反叛了革命,及时作出调整,夺取了贺珍的兵权。
明面上晋升贺珍到军部当参谋,实际上贺珍手中已经没有一兵一卒的掌控权了,还不如当个旅团长有权势。
跟贺珍相同的还有杨展、詹天颜、马应试、贾连登、曹勋等,他们此前都可谓是代表了一方的大地主。
他们投身革命后,只是将他们家中的田地平分了,房产、粮食、银钱等都分毫未损,成为革命者之后,无一不是革命区的“寡头”。
由于这些人手中的财产是投身革命之前所得,革命司令部无法通过收税的方式将他们手中的财产逐步抽取,只能劝说他们对企业进行投资,从中抽取他们的税金了。
可是,这些人将财产用于投资后,资产滚动越来越大,家产积累得比之前更多。
像杨展、贺珍、罗岱等这些稍早一些投身革命的人,都还具备有非常强烈的兴办公司的愿望,多次央求姬国卿,让姬国卿答应将一些生产机器的项目交给他们。
姬国卿一直没有答应他们,不是害怕这些“寡头”越来越富有,而是很多的东西还没有考虑成熟。
比如说谢椿谢家创办的蒸汽机公司,大到水箱、小到螺丝,基本上都是蒸汽机公司根据需要自己生产的。
革命区目前的所有公司,基本上都是一家全能的企业,几乎所有的配件都靠自己来生产。
这样的公司,不但效率低下,而且生产出来的配件标准不一,长久以后,还容易形成独立的“小王国”,公司之间的关联度不高。
还以蒸汽机公司为例,谢家的蒸汽机公司其实主要掌握核心的气缸和曲柄、曲轴生产就足可以了,其他的辅助配件,完全可以交给其他的专业的公司进行生产。
这样的话,会在革命区形成一个产业链,每家公司都是产业链中的一环,相互依存度非常高,谁也离不开谁,这就便于让“革命司令部”对这些“寡头”进行控制。
年初,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