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紫色> 第一卷_不着痕迹造势(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_不着痕迹造势(2)(1 / 4)

李凡在给刘道源策划方案的时候,就让刘道源通知了在欧洲的华侨领袖钟达之,让一些华侨企业家们趁机把手上多余的物件弄到汉堡来处理掉,根据李凡的调查,在汉堡一带,各种小企业的设备还是非常好卖的,因为,在这里算是一个北欧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尤其是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些国家,他们喜欢在德国捡漏。

说,这些华商能在欧洲处理些什么东西呢?可不要小瞧了现在的华商,除了类似薛万锦这样的大型建筑公司外,其实还有许多小型的公司,尤其是活跃在各个城市里的装修公司,一般房舍的维修和建筑公司等等,不要看前来接洽的都是大鼻子,在他们身后站着的老板却往往是华人,或者是与华人家庭联姻的人家。

当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是会转向的,正如华人常说的一句话,“人挪活树挪死”,真正坚持所谓百年老店的说法不过是拿来做广告的一个噱头,很少有哪个家族能够坚持数百年就干一件事的,别说华人中没有,就是西方人也是一样,这似乎也是一种规律,一个家族的徽记能传承几百上千年,这个不奇怪,还很多,可是一个家族里的行当能传承百年就属不易了,更长久的几乎没有。

那些挂着老字号招牌,而经营者早就不知道换了几茬的,还能说他们是百年传承的老店吗?不过是把字号保留下来了而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革,即便是一些老字号维持了传统,那生意也是没法做的。举个例子,狗不理包子曾经响彻大江南北,可事到如今,还有几个年轻人去追那种“真的是狗都不理”的包子吃呢?那年月的原材料现在都成了历史文物了,如何还能保持原汁原味?再加上后世的各种思潮的影响,类似这样的传承早晚都会成为历史,这可由不得人。

如果一味的坚持传承,那我们现在是不是还应该在头上扎个小髽髻?所以,懂得经营内涵的人对经营的变革是不会在乎的,而高手更是果决不犹豫的。

换了行当,原来的东西自然就无用了,在欧洲,哪怕想把一些东西送人都很难,当寻找不到能够接受的下家时,大多数都把还好好的装备和设备当成垃圾处理了,运气好的不需要再付出什么了,运气不好的,还得付出一笔可观的垃圾处理费,所以,能帮这样的一些人处理掉许多设备还是件好事。

如果那些华人拉来的东西最后没有处理咋办?这就是李凡的高明之处了,没人收?不还有老薛在当地吗?有他托底,最后全都收下来也不是啥难处,装上船,大不了送到非洲的一些地方处理掉,好歹都能赚到钱,个别好东西怕还会运回国呢,玩这个,薛万锦可是行家里手,而且是坐享其成,不显山不漏水的。

有人问了,既然薛万锦你能如此,那你干嘛不在平时就帮助那些华人解决转行的收尾问题呢?嘿嘿,这里面就有个度和量的问题了,在这点上老薛不是没想过,都准备大张旗鼓的去干了,后来被李凡知道后,赶紧通过赵嘉耀告诉老薛,必须叫停,必须停下来,否则,真要那样干,到最后会输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说出来道理很简单,零敲碎打的事情没人注意,个人想把多余的东西拿出去拍卖更是天经地义,可要是有个外来户在欧洲大张旗鼓的玩“捡漏”的把戏,那一定就会有人出来找别扭,尤其是那些敌视华人的政客们,他们本来就搞无中生有的把戏,你薛万锦还把脑袋伸过去叫人家打?那不是自找倒霉吗?

道理说穿了,老薛也只能作罢,到时候就算是自己收集到了许多东西,保不齐那些政客就让你发不走,还得缴付巨额的罚款或者啥啥税的,即便是法律上没有的条文,他们也能立马就编制出一个追加议案出来,美其名曰“堵塞漏洞,填平补齐”,作为一个商人,对那些政治手腕可是没有多少对抗的办法,在西方世界里,别看他们喊什么这个自由那个神圣的,真正比较起来,商界里的小虾米还真就是弱势群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