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绝对不是一个小作坊做出来的,一定是一个超级大师做出来啊!”
褚老在最后做出了判断,他那把琴已经让自己的孙子在一次晋级的考核中顺利过关,参加的评判员都认为,那把琴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点,没人怀疑。
其实,许多有能力的学生最后始终无法进入高档的演奏队伍,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手上没有一把好琴,试想一下,你的技巧再高,可到了关键的时候,那琴不给力,不是出不来想要的声音,就是一些杂音出来捣乱,你那技巧还有个毛用?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间俗话也说,“手艺好不如家什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寒门出身的人,家里买不起上档次的琴,最后的结局也就是在音乐殿堂里晃悠一圈后,到底层去教小学生,这样的可不少。
褚老的孙子难道手上就没有把好琴吗?还真没有,褚老原来使用的就是租的,那是乐团出钱给租的,褚老退居二线后,自然就享受不了原来的待遇了,等到自己的孙子也要拉琴的时候,家里能给买的也就是十几万以下的琴,再高点的,褚老就是买得起怕也是舍不得花那个钱,毕竟,国内的情况与国际上还是有区别的。
y大学的小王无意间拿来一把琴,让大行家褚老眼睛一亮,最后几乎是“强取豪夺”般的弄到手上了,他拿回家自然是自己先把琴养了一个月,然后就交给孙子可劲的熟悉,为了方便,老头还花了大价钱找人帮助做了个合适的腮托,原来孙子练琴还得老头子督促,有了新琴后,那声音就把小伙子给迷住了,可着劲的在那琴上发泄,还告诉爷爷,早知道有这样好的声音,自己原来就能苦练了。
这两项一加起来,小伙子自然就顺利的晋级了,一下子进入到了国内顶级乐团里了,许多一起去考级的同龄人,都非常羡慕小褚的好运气,家里趁钱啊。
在国内,玩音乐的,尤其是玩乐器的,往往家里都是中层以上的人家,要说底层的穷人,那是不可能玩小提琴这样的高端乐器的,能玩的也就是竹笛啊、唢呐之类的,反正再好的笛子也贵不到哪里去,玩的是技巧和悟性,是感觉和情绪。就是在各大音乐学院,登堂入室的,排在第一的肯定是钢琴系,西方乐器也会有个管弦系,而所有民间玩的乐器几乎都被归纳到了“民乐系”里,林林总总的有几十个,可真去看学生数量,怕是连管弦系的一半都没有,没法子,在音乐上,重洋轻民乐的习俗可不是一天两天,如果不是解放后,怕是连今天这样子也没有。
可即便是家里有俩钱,想要去买把好琴也是很难的,尤其是当现代制琴商业化后,别看挂价不低,拿到手上一试,往往不尽人意,那些挂价高的品牌,往往是在材料、运作上花费了大量成本,而当今的制琴大师却是越来越少,这不光是国内如此,即便是在国际上也是,真正的大师已经轻易不出手,有几个像石大庆这样傻乎乎的可着劲的自己玩自己啊?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一些大师使用的琴成为市场上真正的抢手货,如果某位演奏大师不幸仙逝,被人惦记最多的就是他的琴最后会被谁拿到,如果大师是租的,那自然会被收回,可如果不是租的呢?
褚老搞到一把好琴的消息也不是啥秘密,当时在沙龙的人也不少,消息传了出去,y大学的“小王”顿时就成了香饽饽,因为,这段时间里,王教授率领学校那个业余的小乐队可谓是风光无限,去听音乐会的都觉得演奏的不错,挺好,可是行内人却都一下子明白了,这小王手上竟然有十几把好琴,于是,纷纷上门,想用高价或者其它什么条件换取那些小提琴。可是王教授哪里能答应啊?
“那,那可不是我们系里的啊,那是人家古代学系的,我可是做不了主的,如果你们想去商量,我告诉你们,去找那里的小李教授,他松口了,这事就有门,如果他不答应,你说破大天去也是白搭!”被一群行内的损友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