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紫色> 第一卷_勇敢(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_勇敢(4)(1 / 4)

李凡带着队伍到达后,还是按照老规矩,聘请了秦良栋的安保公司前来做安保,在哈维这里,这也算是老相识了,有人提出,为什么不用德国当地的安保公司,哈维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当地安保人员如果能够流利的使用汉语,也可以前来帮忙,我们聘请的是y大学考古队前来合作,他们都是华人,在语言上与我们多少都有些差异的,在紧急情况下,语言的沟通速度可以决定最后的结局。”

实际上,李凡找秦良栋借兵,关键还是为了保密,为了真正的安全。

看着李凡拿出来的设计图纸,哈维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不得不服气,哈维也是经历了一次设计思维和变通思维的学习,他这才理解为什么说华人聪明了。

按照图纸上的标注,下到原来竖井的连接巷道很小,直径不过八十公分,经过四边修正,也不过是八十公分见方的一个小巷道。巷道虽然小,可是通过一般的人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躺在特制的滑车上直接在巷道内滑行,还可以通行特制的小型拖车,装载各种下井需要的物品,可指望这样的小巷道去发掘整个地下肯定不行。那么接下来的设计让哈维醒过梦来了,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学汉语的时候,为什么对曹冲称象和蚂蚁啃骨头这样的成语不理解了,现在,李凡是现身说法的给了哈维一次实际的解释,一次亲眼目睹华人是如何积小胜为大胜的。

在靠近原来竖井的地方,李凡让谢伟长发挥特长,很快在地下挖掘出了一个有三个四十尺集装箱体积的空间,然后将各种矿井支护全部撑起,用小型的旋翼飞铲把墙面削平,然后敷上快干胶泥,再敷上特殊的胶合板,这样施工后,在下面就形成了一个超过250立方米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这就可以把需要使用的各种设备化整为零的搬下来,然后在这里重新组装起来,再利用原来那里本身固有的宽阔竖井垂直将设备放下去,完成对竖井下方地下情况的勘察和发掘。

说,这200立方米很大吗?严格说不能算大,可要是形象的比喻一下,那就是一个实用面积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啊,没有那些累赘的沙发、衣柜、大床,去看看那种大三居室空荡荡的就明白了,绝对是可以对下面的工程进度和安全起到很重要帮助和保证的,不说别的,李凡他们要穿戴的特种防护服,要安装起来下探的小型挖掘机器人,还有各种防爆照明器材,各种小型监控设备等等,想要整体运下来基本不可能,很困难,可在这个空间里组装就易如反掌了,

用大白话说,李凡首先是在下探的一个重要节点上设置了一个中间工作站,其后的下探工程要从这个工作站出发,而且在这里,还可以通电通气通水的三通,可以在这里给下探人员进行各种补充,无非是在下行出口处再加个密封舱室而已。这就如同太空空间站那样,只不过技术标准没有那么高,但在原理上是一样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经过李凡这样设计后,地下室始终是处于原始密封状态,下面的氨气是不可能泄露出来的,如果是简单粗暴的直接打开原来的竖井口,那就会使下面的氨气泄露,要知道,氨气可是比空气轻的,非常容易泄露到大气中,在没有搞清下面氨气产生的原因之前,别说哈维了,就是李凡也不敢那样冒险啊。

由于地表基本上是周围水网地带的沉积层,几乎没有岩石,工程的进度很快,不到一个星期,这些辅助的工程已经完工,哈维还不听劝阻的“冒险”下到了地下“空间站”进行了“视察”,他对结果非常满意,不停的向谢伟长竖起大拇指,他现在是真的明白了,实际上为什么叫华人为“基建狂魔”了。他知道,类似这样的工程,如果让德国企业去弄,没有三个月时间,你想都别想,可人家,一个礼拜就完工了,质量还特别好,对此,他是真的不明白,这华人怎么这么能干。

“哈维博士,我们第一步会把一个无线中继的设备安装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