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凡这个话,马嵬曾张大了嘴巴,似乎脑袋已经瞬间宕机了。而张婕直接拍案而起,“这也太不像话了,一个考古界的权威,怎么能犯如此低级错误?”
朱家清此时,也是拧眉认真的思考着,李凡说的这个事情他事先也有想,可是没有李凡想的如此严重,可对李凡的为人,朱家清心里还是清楚的,这孩子一贯不喜欢哗众取宠和干耸人听闻的事情,他说出来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已成事实。
“你说的情况能够证实吗?比如说……可以用直观的视频或者是数据说话。”
朱家清还是一个地道的老夫子,想问题还是要“假定推理,认真求证”。
“抽出来的那些木头我原来是顺放在巷道里的,我听说是今天为了你和古老进出方便才拿出来的,当时拿下来的时候我是亲手摸过的,可我今天傍晚去的时候,那些木料已经基本上都腐朽了,而里面还没拆下来的柏木,我去摸了一下,也达不到原来的强度了。眼下这个季节和温度……您是知道的,太快了。”
“就打开了一个下午,应该不会有你说的有那么严重?我不大相信巷道里的空气在那样逼仄的环境里就能交换的那么快。”马嵬曾说出了一个他完全不熟悉的问题,“我认为,空气里的氧气含量想要恢复到正常状态是需要一定时间吗的,我不相信一个下午就能使里面的氧气含量达到外面的正常程度。”
“马老师,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个世界上物质交换速度最快的就是气体,尤其是氧气,具体我就不跟你解释了,我只告诉你一个例子,当今世界上最厉害的‘亚核武器’云爆弹,有人吹嘘说,爆炸范围之内所有生物都会因为燃料炸药烧蚀一尽,所有的生物都会窒息而死。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爆炸产生的氧气空白时间在2000平米的范围只有4分钟,真正造成杀伤的是近4000度的高温和比TNT炸药高出三倍的冲击波。4分钟后,周围的空气就会迅速的把爆炸上空的空白点填满。咱们那个巷道,从打开到我到达关闭,有多少个4分钟?”
“这……你怎么懂得这个的?”马嵬曾没来由的问了李凡一个体外的问题。
“我是军人的子弟,从小就看这些书的。”李凡笑笑继续说道,“在当下的一些文艺演出的时候,时不时的就有白雾喷出,那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释放的干冰,而干冰就是二氧化碳,在高压下形成液态或者固态,当压力降低的时候就会形成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气体此时的温度极低,使空气中的水分子立即凝固成细微的水珠,形成了一种雾状,而这个雾状也会很快消失在剧场里。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不能呼吸的,可剧场里为什么不在乎的广泛使用呢?就是因为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那一点点的二氧化碳马上就被空气给稀释了。我们在万人乃至十几万的体育场里观看比赛,那么人的呼吸,氧气哪里来的?空气的调解能力有多大?这样说你明白了吗?获得氧气后的微生物发展的速度有多快?朱老应该知道吧?许多古墓里的尸体,挖开的时候还能看到轮廓,可是用不了十分钟就是一捧黄土了,早年的考古遇到这样的事情可是不少啊!这就是微生物加氧化。”
听到这里,朱家清仰起头来,那个样子就好像是在“仰天长叹”。他明白了,今天被那个古尚忠给忽悠了,更直接的是被他给坑了。马嵬曾此时也用双手揉搓着脸颊,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遮脸”啊。只有张婕在那里傻愣愣的看着大家。
“对这个大墓里能出多少东西,某些人根本就不关心,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把陕西那边的难题解决,我稍微去查了查,那边每多耽搁一个月,带给承包方的损失是亿计算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特别着急和有善意的原因。就是在那边,他们也希望我们出错,希望那个发掘不了了之,哪怕是有人追究,黑锅是谁来背?还有这边的挖掘也是一样,出了成绩他们可以搭车,出了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