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嵬曾把已经发现墓穴填土的消息报告给朱家清后,朱家清让他们等着,千万别乱动,他自己要亲自前来看看,要到现场亲自指挥。
在工地现场,趁着领导们还没有到达,李凡抓紧时间让工人们在巷道口安装了一个特制的密闭门,这个门也是他在附近县里找了一家机械厂专门定制的,设计自然李凡自己拿出来的,工厂就是按图加工,使用的材料全部是上好的铝合金和高强度透明塑料,目的就是为了等到打开墓穴的时候,使里面尽量少的混进去空气,为此,李凡还买了一台大功率的抽气机,他要在最后进入墓穴之前将这巷道里的空气全部抽出来,必要的话,他还可以向巷道内补充一氧化碳。
难道李凡就不怕这样抽气形成巷道内巨大的负压,形成真空后很危险的啊。至少,谢伟长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可是李凡却是另有想法,在他看来,地下泥土层是很难形成真正的负压的,巷道里的空气本身就是挖掘时候带进去的,抽出来后,泥土层里的气体会出来逐步填补,只要抽的时候控制好流量,等到检查抽出来的气体里氧气含量很低时,里面就适合直接挖开墓穴了,否则,一旦挖开墓穴,大量空气涌入,墓穴里的绢、皮革、书简等易氧化物品肯定是瞬间就风化了。
为了彻底的避免墓穴被外界干扰破坏,整个巷道内没有安装现代照明设备,进入的人都要戴上“矿灯”这样原始的装备,针对进入者穿的衣服和鞋子,李凡也有讲究,同时,又利用贾春生挖出来的那个大坑,在那里搭建了一个临时中转工作间,可以说,为了搞这个考古项目,李凡可是没少费心思,没少花钱。
朱家清是当晚乘坐飞机到达省城的,跟着一起来的还有博物馆的几位专家和那个高铁建筑公司的工程师,浩浩荡荡的一行有十来个人。张婕和马嵬曾亲自去机场迎接。如果不是那个铁建公司预先安排好了高档中巴车,就张婕他们开的那一台车,怎么坐得下?他们事先不知道吗?知道,可是朱老来了,他们不去接说不过去,无论如何都要有个态度嘛,马嵬曾心里没数,难道张婕也没数?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津孟,看看时间还早,于是,几个人商量了一下,立即就在宾馆的会议室里临时召开了一个发掘前的通气会。之所以说是通气会,因为,一起来的那些专家可不是朱家清的部下,而那个铁建公司更是这个项目里的“客卿”,哪里敢说成别的名目?只有“通气”这个说法是最合适的。
会议一开始,首先听取了马嵬曾对挖掘进度的报告,马嵬曾汇报说,目前已经把机械挖掘全部改为了人工挖掘,预计还有二三天就可以挖掘到实际的墓穴了。
对考古队提前完成挖掘巷道的任务,朱家清给予了高度的表扬,铁建公司的副总也给予了高度的称赞。只有博物院的那几个专家没有笑脸,他们不想听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们要马嵬曾进一步的汇报细节,细节,人家要听细节。
“这次的考古发掘是一次尝试,虽然历史上也有用隧道方式挖掘的,可那都是在一些机缘巧合下做的,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主动的设计你们这种……巷道式发掘,所以啊,我们这次来是很重视这个新的发掘方式的,我们来也是想亲眼看看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如果你们证实了这种新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那就是对考古界的一次重大革新,所以,你们还是把事情说的更细一些。”著名考古专家古尚忠端着茶杯,一边说着,一边轻轻的吹拂着茶杯里的茶叶沫子。
“我们负责具体步骤的是李凡同学,已经通知他立即赶过来了。刚才,他还在工地上呢,因为已经非常接近墓穴了,为防止有人趁机盗墓,他正在与当地派出所的人接洽,从今天开始,那里将有干警值班,当地派出所也在申请派出武警前往站岗,这些事情都在一步步的落实。”张婕面色紧张小心翼翼的说出实情。
“嗯,我看你们这个考古